第151頁(第2/2頁)
章節報錯
戶都會做的,每一次留種的稻子總是最為飽滿的,但一年年的產量也沒見增加,可見不透過一些手段,或者發覺高產的品種,這條路效果一般。
像是深耕,追肥這些事情,鄉下人都是有在做的,不過這一點倒是讓趙九福想到肥料的問題,這年頭靠的都是天然肥料,家家戶戶都不太夠用,大約就是如此金坷垃的效果才比較明顯,趙九福連忙把這一點記了下來。
陳家村的農用地其實不算多,除了稻田之外的土地有些貧瘠,並不適合種地,當然,若是有足夠的肥料的話也是能夠養起來的。
趙九福繼續往下看,又看見書中記載不同的地方稻種有所不同,其中竟是在《食貨志》中看到&ldo;稻比中國者,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rdo;
趙九福心中一跳,書中記載的位置距離他們新亭府其實並不遠,不過古代通訊艱難,有時候只是隔了一座山的兩個村子都不互相往來,訊息不通暢也是有可能的。
等《齊民要術》被翻閱完畢的時候,時節也已經到了臘月,趙九福的筆記也寫了厚厚的一本,他反覆翻查刪減,最後得出來可用的辦法還是不多,倒也是聊勝於無。
堆肥的事情好辦,他回家只是提起在書中看到過記載,又把現代的時候道聽途說的一些東西加進去,老趙頭就答應帶著趙老大一塊兒試一試,反正冬天閒著也是閒著,他們包下了這麼大一座山,光靠著家裡頭這麼幾口人實在是不夠用。
老趙頭和趙老大都覺得書裡頭的東西都是真的,甚至比趙九福還有信心,老陳氏還偷偷跟趙九福說讓他把書藏好,這說不定也是一個秘方。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