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趙頭咳嗽了一聲,也說道:&ldo;這些是爹孃早就準備好的,你幾個哥哥嫂嫂都是知道的。&rdo;
趙九福接過銀票一看,竟然有差不多三百兩銀子,他是知道當初上京的時候,家裡頭就出了一部分銀子,那時候他不肯多要,老倆口身邊的銀子卻應該不到一百兩了。
如今只過了一年,山上的蜜餞肯定沒有這麼多的產出,趙九福皺眉問道:&ldo;爹,娘,不是我要推辭,只是這銀子是不是也太多了?&rdo;
老趙頭卻笑道:&ldo;這裡頭大半的銀子都是十里八鄉的鄉親們送過來的,每家每戶都不多,但送的人多了,積攢起來也不是一個小數目。&rdo;
趙九福也想到了這個,老趙頭又說道:&ldo;知縣大人也送了禮,他一送,那些大戶人家自然也得跟著送,這才顯得多了一些,就這個,爹孃身邊還留著不少銀子養老呢。&rdo;
老陳氏也笑著說道:&ldo;可不是嗎,要說起來這些都該是你的,這聘禮爹孃倒是一點力氣都沒有出,比你幾個哥哥那時候都省心省力的多。&rdo;
知道了來龍去脈,趙九福這才把銀子收下了,實際上他並不缺銀子,直接拿積分從系統兌換的話說不定能夠變成大周朝首富。
只是他現在的身份地位,直接兌換出大量的現銀來不太合適,萬一有人查起來他可解釋不了來源,這三百兩銀子倒是也解了燃眉之急。
&ldo;那我就收下了,謝謝爹孃。&rdo;趙九福笑著說道。
見他收下了,老趙頭和老陳氏更加高興,又拉著他說了一會兒話,還是趙九福見二老已經忍不住露出疲態,這才執意告辭,二老這才意猶未盡的歇息去了。
第152章 下聘
古代把婚禮過程分為六個階段,古稱&ot;六禮&ot;,即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趙九福之前說已經下過了小定,其實是兩人已經過了納吉的步驟,下一個緩解就是納徵,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下聘環節,過了納徵,兩人才算是徹底定下了親事。
在迎親之前,下聘就是定親時期最重要的事情,但趙九福不可能因為這個就直接請假,畢竟他後頭要請的時間還不少。
這般一來,他只能一邊託付顧家幫忙,一邊擠出時間來準備聘禮,如今老趙家的人一到,趙九福倒是能騰出手來,畢竟一些常規的東西老陳氏就能處理了。
要說這下聘的東西,要說簡單也簡單,要說難的話也難,就像是他們在陳家村的時候,一般來說下聘只要聘金足夠,其餘的東西不太寒磣就成了。
但嚴家畢竟是大戶人家,雖說大家都知道趙家家底單薄,但拿出來的聘禮太不像樣的話不免丟了嚴家的面子,老趙家也是可著勁想要收拾好的。
趙九福有自知之明,聘金就直接定下來二百兩,正好是現在他們家家底的一半,其餘的再拿出一部分來做其他的聘禮。
他也想明白了,即使他們家掏空了家底,拿出來的聘金肯定也是比不得其他大戶人家的,與其妄自菲薄,不如取長補短。
他家是沒錢,但心意總得到位,首先是大雁,趙九福親自出城捉回來一對,他有特殊的捉大雁技巧,靈泉水養出來的豆子味道極好,不管是大雁小鳥都愛吃。
要知道京城這麼熱鬧的地方,他種在院子裡頭的豆子都差點沒鳥兒偷吃完,找有大雁的地方一蹲守,靠著這些美味豆子想要捉到一對毫髮無損的大雁並不困難。
聘禮裡頭必備的酒水,也可以直接用系統裡頭的人參酒替代,論價值的話,其實這一罈子就比聘金還要昂貴了,可惜無人知道。
趙九福想了想,把自己之前覺得無用一直仍在系統之中的變色口紅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