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能推遲到來年再籌辦嗎?

且不說那安祿山已經蠢蠢欲動,誰都不清楚眼前的大好局面可以持續到哪一天。就說李俊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名譽和信譽,也會付諸流水,武川新鎮的美好前景,將會毀於一旦。

信任和人心這東西,一旦失去,再難追回。

李俊耳提面命地揪住所有人都耳朵,不厭其煩地告訴所有人:武川新鎮的建設,時不我待,只爭朝夕!

李俊現在盼星星盼月亮,天天盼望著,王守光和老秦叔可以早日到來。

在預售會現場,李俊就和眾商旅承諾過,五十天後,就將邀請他們回來驗收工程的進度。

五十天的時間,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幾乎可以說是轉瞬即逝。但李俊也沒有辦法,武川新鎮的互市貿易計劃,建立在武川新鎮的建成上面。而且最要命的問題,是武川新鎮的城牆建設,一定不能落在坊市建設的後面。

李俊雖然並不知道安史之亂準確的爆發時間,但是他清楚地知道,安史之亂對中華民族的歷史程序,造成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

人人都知道,安史之亂持續的時間並不算太長,可是造成的破壞卻極大。

遙遙領先於當時全世界的天下第一繁華大城——長安,歷經了范陽軍、回鶻軍、吐蕃軍甚至其他一些地方雜牌軍的輪番血洗和劫掠,幾乎一度被焚為焦土,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能成為華夏曆代各朝的都城。

武川新鎮一立,范陽軍如果裹挾著北地草原各族騎兵南下,武川新鎮必然會代替豐州城,首當其衝地成為被攻擊甚至被圍困的朔方第一城。

以范陽軍的鐵血戰力,以及草原部落嗜殺的性格,一旦爆發大戰,戰況必將慘烈至極。

對於造反的軍隊來說,自舉起反旗的那一天起,腦袋就已經別在了褲腰帶上。

和這樣完全沒有退路的軍隊撞在一起,雙方註定了只能是互相拼殺個不死不休。

所以,武川新鎮的建設,城牆和坊市,必須要齊頭並進,一個都不能落下。

魯大匠等眾工匠從豐州來的很及時,因為年前擴建鎮北營的工程,數百的民夫和工匠已經做到了配合默契。李俊之所以重點會點名要求魯大匠,不光是因為魯大匠的頭腦很活絡,手藝做的漂亮,更重要的是魯大匠具有很強的組織能力。

在鎮北營大院擴建工程中,魯大匠完美地展現了他的指揮和排程能力:馬場、教場、大庫、營房等各環節的進度,都做到了有條不紊地推進。更難得的是,魯大匠很有後世所謂的“統籌”天賦,木工活、瓦工活、拆遷的活、新建的活,都能齊頭並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顏刺史從豐州城內和周邊城鎮,組織排程來武川近一千五百餘人的勞力。這個數字乍一聽人數不少,但若是放在武川新鎮的工作量上,那基本是杯水車薪。

對此,李俊早已有了打算。

首先,那遙輦部數萬人口閒在那裡沒事做,算上被裁撤下來的兵將,部落裡有一定勞動能力的青壯年男子,不少於一萬五千人。如果把已婚的適齡婦女算上,從遙輦部湊出兩萬的人手,可謂不費吹灰之力。

現在這個季節,要問遙輦部最缺什麼?那一定是糧食。

可是如果把思路開啟,轉換一下回答問題的方式,那缺的或許就是給數萬部眾買糧食的錢!

而李現在的李俊,最不缺的,恰恰就是錢!

只要有錢,就可以派人從朔方各地大量收糧,就可以養活遙輦人的數萬部眾。

除了遙輦部眾,李俊之前從遙輦人手中解救出來的民夫和奴隸,也有數千人之多。經過這段時間的悉心餵養,這數千人可是絕佳的壯勞力。

在遙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