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由於儒家思想尚未氾濫,還沒有給天下人劃分三六九等。

什麼君君臣臣,什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還沒有完全形成。

為什麼秦國能吸納很多來自外國的人才?

歸根結底,就是如今的讀書人,只關心加入以後,自己有無前途,關心他們能有多大的舞臺展示才華,關心日後能否實現心中抱負。

什麼國,什麼家,什麼王?關我屁事,我只關心我自己。

既然秦國給我更多,那何不向秦王效力?

韓非空有一肚子的理論,他在嬴政面前,卻猶如剛入學計程車子,一句話都辯不出來。

他心裡有兩道聲音,在努力掙扎。

像衛鞅、公孫儀他們,自然沒有心理負擔。

可是韓非不一樣,他從小跟著荀子學習儒家思想。

換言之,君臣思維已經在他的腦海中生根發芽。

如果你要他背叛生他養他的韓國,來到秦國發展,怕是有些困難。

可是,這裡有更廣闊的舞臺,說不定他能青史留名。

“秦王,請容許我考慮。”

“多久?”嬴政盯著他,“寡人給你三日,夠不夠?”

“應,應該可以。”

三日之後,如果不答應,自己能有什麼好下場?韓非心知肚明。

一邊是家國羈絆,一邊是性命前途,真是讓人難以抉擇。

你是想忠誠韓國,忠誠家人,不離宗叛祖,回去輔佐一個昏庸無能的君王?

還是想為了自己活一次?

從此,不再碌碌無為,將鵬程萬里、前途無量、大有可為。

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秦國能夠打敗中原六國之上。

如果不行,說什麼都是空虛的大話。

這也是韓非猶豫的一點。

......

北方大草原——

宋坤親率十萬大軍,到烏孫國城牆下,叫門。

“阿孫,放棄抵抗,外面都是匈奴人。”

“你們已經被包圍了,放下武器,出來投降吧,不要再做無畏的抵抗。”

匈奴找了個烏孫國的翻譯,扯著聲帶在門前大喊。

結果,喊了半天,都沒有反應。

宋坤皺眉,如果能不戰而勝,那自然是最好的。

畢竟每一個戰士都非常寶貴,要培養起來,花費巨大。

“既然如此,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攻城車、投石車、弓弩手,就位!”

一輛輛從大秦重工進口的攻城機械緩緩駛來。

烏孫國守城士兵見到這些龐然大物,頓時被嚇到。

沒辦法,中原的軍備,還是過於先進。

就烏孫國的城牆高度,估計臨車都用不到第三層階梯。

“發射!”

不跟你浪費口舌,早就先禮後兵過了,之前,匈奴派人在烏孫國分發降書。

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看到,或者說,看不看得懂。

這跟匈奴沒有關係,我看上了你們的地,你們的人,你們的牲畜,那身為強者的我,過來搶奪,很合理吧?

十座攻城車緩緩開進,三十座投石車蓄勢待發。

由於,大草原比較缺乏堅硬的石頭,因為草原主要是由深厚的土地構成,泥土較為鬆軟,不像中原到處都是堅硬的岩石。

之前匈奴試驗過,拿這些泥土揉成的球,經常飛到空中就散架,或者說,落地的破壞力不夠。

所以宋坤想了個好東西替代。

那就是曬乾的牛糞。

眾所周知,大草原燒火取暖,大部分都是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