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的嬴政,一直在征伐的路途上。

他十三歲登基,為實現大秦歷代先君的未竟之業而努力。

直至,二十五歲橫掃六國,一統中原。

年紀輕輕便取得宏偉大業的他,並沒有停下腳步。

二十七歲,豪取西羌;

二十九歲,吞併百越;

三十一歲,出兵征伐孔雀王朝;

三十三歲,斬獲西南孔雀;

三十六歲,不滿足於現狀,再度西征,將安息(帕提亞)納入大秦版圖;

三十九歲,大秦疆域再添塞琉古;

四十五歲,秦軍馬蹄踏足非洲,“東方明”橫空出世,李信率兵南下,將法老斬首示眾,托勒密王朝從此成為大秦的一份子。

如今,針對東南亞的對外戰爭依舊進行中,只是相比從前,緩了腳步。

今世之大秦,已顯露無敵之姿。

若不是太平洋跨度太廣,受限於船舶技術,人能去兵不能去,怕是連北美和南美都要涉足。

現在,領土面積的擴充,已經不能讓嬴政再生波瀾。

他倦了,也乏了,更無聊了。

對於大秦來說,現如今的疆域已足夠廣袤,平虞社多達十一個。

扶蘇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守住這大好江山。

嬴政自然清楚這一點,他想過許多辦法,讓大秦帝國堅不可摧。

首先,他走訪北疆勍朝,虛心向宋坤學習先進的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了地方政治機構,郡守府與鈞都府的職能劃分。

其次,他大膽構思,劃時代提出“軍區”概念,在遠離帝國政治中心咸陽的外域,建立了平虞社。

接著,他持續投入武器研發,每年砸下去的金幣不計其數。

然後,他大力發展農耕,與北疆勍朝加強經濟貿易,保持帝國持之以恆的強盛生產力。

最後,他不斷修整《天憲》,大量建設福利機構,以穩民心。

......

即便做了那麼多,嬴政還是覺得,沒有保障。

於是,他將目光放在繼承人身上,大力培養太子扶蘇,讓其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從宋坤與他講過的另一個時空的真實歷史中,總結秦朝敗亡原因,充分吸取教訓。

嬴政曾經問過許多細節,特別關注,那個漢朝的立國能臣。

越深入瞭解,他越是體會到宋坤的良苦用心。

當初,嬴政對宋坤誓要清除六國王室的決定,內心是拒絕的,他覺得不仁義。

後來才知道,這是無比正確的抉擇。

宋坤也默默地為他做了許多事情,比如說——

利用李信的關係,收編李牧;

安排王翦駐兵韓都新政,讓韓非蒙羞,主動加入大秦;

命令蒙恬將項羽一族滅門,追殺張良到天涯海北......等等。

諸如此事,數不勝數,這些都是宋坤的功績。

他對於大秦來說,勞苦功高,難以言述。

嬴政對漢朝的立國能臣,並沒有趕盡殺絕,而是派人去主動尋找,並給予高官厚祿,收買人心。

如果大秦對你好,你沒道理會叛逆吧?

於是,劉邦不再是小小的“亭長”,而是泗水郡的“郡守”。

韓信不再是那個寄人籬下的卑微黔首,他沒有受到胯下之辱,如今在秦軍中擔任大將,最近率兵前往孔雀王朝舊地,平反。

蕭何也不再是沛縣主吏掾的小吏,他現在成為了秦朝的右丞相。

曹參與蕭何差不多,都被提攜到朝堂之中,擔任要職。

至於陳勝、吳廣?一介草夫,沒有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