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最後告別(第1/4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回想起他與李密的最後一次會面,那場景仿若昨日重現,歷歷在目。彼時,他們相談正歡,氣氛融洽而熱烈。那時的李密,心中滿懷對大唐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無限期望,眼中閃爍著光芒,彷彿已經看到了大唐盛世的輝煌景象。
“當本王離開長安城之際,李密絲毫沒有顯露出將要叛變的跡象。相反,他熱情洋溢地為本王推薦了數位能征善戰、智勇雙全的愛將。難道他只是一時糊塗?”李世民不禁長嘆一聲,言語之中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之情。對於這位息息相識的朋友,如今卻走上如此歧途,他實在難以接受。
然而,一旁的房玄齡卻有著不同的看法。只見他微微皺眉,沉凝片刻後說道:“李密的叛逃乃是必然之勢,早晚會發生。畢竟,他昔日可是稱霸一方的雄主,又怎會心甘情願地屈居在大唐的光祿卿這一職位之下呢?”房玄齡的話語如同冷水澆頭,讓李世民心頭一震。
“你的意思是說,李密之所以叛逃,皆是因為父王逼迫所致?”李世民瞪大了眼睛,滿臉難以置信的神情。但很快,他便搖了搖頭,果斷地否定道:“不可能!父王向來以寬宏大量著稱於世,絕不會做出這般事情來的。”他深知自己的父親李淵是一個極具氣度和胸懷的人,斷不會因權力之爭而逼人太甚。
“陛下如今貴為一國之君,其肩負的責任與思量自然遠超往昔。況且,對於李密的打壓實乃勢在必行之舉。縱觀歷史長河,又有哪位君王能夠容得下一個才能和名聲勝於自身的臣子長久存於朝堂之上呢?”房玄齡面色凝重,就事論事地分析道。
此時,站在房玄齡身旁的杜如晦注意到,李世民聽完這番話後,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他心中暗叫不妙,連忙伸手輕拽了一下房玄齡的衣袖,並迅速轉移話題問道:“秦王殿下,不知您對此事究竟作何打算?”
李世民目光掃過眼前的二人,沉默片刻之後,緩緩開口道:“本王決定率領秦瓊、程知節等一眾昔日瓦崗寨的舊部前往,親自送別李密最後一程。”儘管他深知房玄齡所言不無道理,但那畢竟是自己自幼便跟隨左右的父親。一想到這裡,李世民內心深處仍不免湧起一絲牴觸情緒,難以接受那些對父親不利的言辭。然而,身為大唐的親王,他亦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不得不審慎權衡利弊得失。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最終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殿下啊!那李密可是因為叛逃才遭致殺身之禍呀!如今您要是貿然前往黎陽那邊,怕是會身陷險境吶!畢竟瓦崗舊部的那些人,說不定正滿腔怒火無處發洩呢,萬一將這股怒氣撒到您身上可如何是好?”房玄齡滿臉憂慮之色,言辭懇切地勸阻著李世民。
然而,李世民卻並未被這番話所動搖,只見他神色堅定地回應道:“此事本王自會斟酌權衡,玄齡你無需過於擔心。你且先替本王草擬一封書信呈給父王,就說本王欲親赴黎陽拜祭李密,並向他詳細闡明其中緣由。另外,如晦,煩請你速速派人將李靖、段志玄以及翟長孫三人請來,本王有些重要事務需當面向他們交代一番。”言罷,李世民毅然決然地轉過身去,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朝著書房方向漸行漸遠。
“房兄啊!你方才難道未曾留意到秦王那陰沉的面色麼?怎的如此大膽,竟敢不依不饒地繼續講吓去呢?”待得李世民轉身離去之後,杜如晦這才壓低聲音,滿臉憂慮地向房玄齡問道。
只見房玄齡輕輕搖了搖頭,神色坦然道:“秦王絕非那種心胸狹隘之輩。況且常言道‘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咱們身為謀臣,自當為主公剖析其中的利害關係,將箇中情由一五一十地說與他知曉,此乃吾等分內之事呀!”說罷,他微微仰頭,目光堅定而自信。畢竟跟隨李世民已然有一年有餘,對於這位秦王的性情和為人處世之道,房玄齡自認還是頗為了解的。
沒過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