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鄭顥詆譭黃巢(第2/2頁)
章節報錯
鄭顥於是敲鑼打鼓,車馬開道,以衣錦還鄉的態勢風風光光的來迎娶盧小姐,引得百姓駐足觀望。
然而,就在鄭顥迎親的路上,卻發生了意外。
一道聖旨快馬加鞭地送到了他的面前,聖旨主要思想只有四個字:火速回京。
儘管鄭顥心裡一百個不願意,但聖意難違,他只好悻悻地回京了。
到了朝中,眾人都向他道喜,他這才知道喜從何來——被唐宣宗欽點為駙馬爺,迎娶唐宣宗的掌上明珠萬壽公主。
為此,唐宣宗給他高官:授銀青光祿大夫,他一躍成為從三品的高官。
原來,唐宣宗為了萬壽公主擇一文筆出眾的良婿,煞費苦心,一直沒有尋到合適滿意的。
後來,時任宰相的白居易堂弟白敏中透過“望聞問切”,認為鄭顥是位不可多得的才子,和萬壽公主極為相配,於是立馬向唐宣宗進行了推薦。
唐宣宗本來對鄭顥印象就不錯,在白敏中的極力推薦下,他當即決定將自己最心愛的長公主萬壽公主下嫁給鄭顥。
於是就出現了派人把正在回鄉途中迎親的鄭顥給“截回京”了。
知道事情原委後,鄭顥縱有萬般不願,也不敢違背聖意,只能迎娶了萬壽公主。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鄭顥和萬壽公主成親後,卻是度日如年,因為他裡裝的是盧小姐,不由悲痛萬分。
特別是唐宣宗知道鄭顥心裡的想象,所以在兩人完婚前,他曾對叮囑萬壽公主要“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結果驕橫慣了的萬壽公主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在鄭顥的弟弟得重病的時候,管都不管,自己去看戲了。
這樣的婚姻,鄭顥怎能不悲痛萬分。
後來鄭顥因愛生恨,把對唐宣宗的怨恨,對萬壽公主的粗暴,對婚姻的不滿,發洩在了“媒婆”白敏中身上。
對此,鄭顥對白敏中展開了狂熱的攻勢,每天上早朝都要上一本彈劾奏章,彈劾白敏中。
而唐宣宗是個聰明人,自然知道其中奧秘,因此,面對鄭顥的奏章,他一笑置之。
而面對鄭顥雪花般的彈劾,白敏中卻害怕了,他擔心哪天唐宣宗聽信了他的話,那自己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無奈之下,白敏中也只好上奏,向唐宣宗陳述了其中的利害。
看到這種情景後,唐宣宗為了讓其心安,派人將鄭顥所奏上來的所有奏摺都送給了白敏中,白敏中這才心安下來。
復仇不成的鄭顥心裡總是鬱氣難平,就這樣,他和萬壽公主勉強生活了十一年後,年僅44歲的他就英年早逝了,所以說他是個悲劇性人物。
那麼為什麼鄭顥要詆譭黃巢呢?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