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妥協的結果,就是為了賺錢用的,沒想到觀眾這麼買賬,反觀他的“親兒子”《太陽照常升起》在當時不光沒人欣賞,更是一片謾罵聲。

一邊是他嘔心瀝血養了七年的親兒子,一邊是培養兩年就成才的養子,如此不平等的結局,這讓江文非常不爽,所以他一直不滿意甚至很厭惡《讓子彈飛》。

《太陽照常升起》之後江文妥協的就這麼一次,一部《讓子彈飛》過後,依然是我行我素,不過那時候就不關楊簡的事情了,江文的電影就算再虧錢,依然能拉到投資的。

楊簡佩服江文的堅持,可是無論是商業電影還是純粹的藝術電影,都有相應的功用。

無論是商業電影還是藝術電影,它都有一個商品的屬性,觀眾不接受,不能怪觀眾的品味不行,而是你的產品不適合當下。

江文這類導演就是太過於把自己當回事,而沒把觀眾放在眼裡,沒有敬畏之心。

迎合觀眾口味沒什麼不好,只要不是屁股歪、扭曲歷史、道德敗壞,能娛樂大眾,這沒什麼不好嘛。

再說了,都像江文那樣的,好萊塢的各大製片公司指定是做夢都要笑醒。

“江導,不用現在做決定,慢慢考慮慢慢想,有的是時間。”楊簡也不著急,今天就是先埋下個伏筆,等到江文《太陽照常升起》上映之後,再讓韓山屛出面。

嘿嘿嘿~江文會妥協的。

“江導,我之前的一個採訪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我們華夏電影,需要藝術電影,但更需要商業電影,你也不會認為藝術電影能對抗好萊塢大片的入侵吧?”楊簡點到即止,江文是聰明人,這些問題不用說的那麼明白,興許他本身就知道這些問題。

可有才華的人往往都有一個臭毛病,他們非常自信,甚至是自負,他們絕對的相信自己的電影能對抗好萊塢電影。

他們沒有好好的去了解過市場需求,所以電影上映之後,市場的反饋也是很真實的。

而且我們的市場也不成熟,事實上各行各業的市場都是需要培養的。改開就那麼些年,我們的電影市場又不成熟,所以想要觀眾的口味改變這也需要時間。

一幫導演哪裡會在意這些,他們就是想跳過培養市場這個過程,這怎麼可能呢?

江文哈哈一笑,“要不說老韓這麼看重你呢,能拿獎,還能拿票房,就你這格局和眼光,你才應該去當中影的家啊。”

“江導,你這話我可是記下了,回頭我就給我韓叔說,說你不滿意他的工作,嘿嘿。”

“嘿,我說你這不對呀,我和老韓是哥們兒,你叫他韓叔,你叫我江導?”

“江導,這就沒意思了,怎麼還帶佔人便宜呢。”

江文離開的時候只是說回去考慮一下,楊簡還是那句話,慢慢考慮,考慮清楚了再說,他不怕江文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