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快到日子了。”丁君霍最後正色說道,然後忍不住又笑了起來,這四兄弟嚇得落荒而逃,丁先生的女人這種私事他們咋能亂聽。
造紙廠,印刷廠合併到了一起,造紙廠也出售普通的白紙,但是已經開始限量了,更多的紙張直接供應給印刷廠,造紙的材料也不缺,田間地頭的雜草,甚至是水裡撈出來的水草都可以成為造紙的材料。
而且現在經過一批書籍出廠,經驗也積累了起來,倉家四兄弟也不用天天盯著了,將事情交給副手,脫身出來專心研究丁先生所說的那種吸水性強的紙張來。
吸水紙製做要比書寫類的紙簡單很多,造紙的技術已經成熟了,再造草紙就簡單多了,不過仍然失敗了多次,其關鍵就在最後紙漿的壓實程度,壓得太實了就成薄紙板了,太硬,壓得松又會掉碴,所以如何調整壓實的力度就成了需要攻克的難題。
第三項支柱產業
不過倉家四兄弟在研究衛生紙的時候,倒是先把最需要的紙殼給造了出來,紙壺比紙張更硬,而且有更好的逆型性,紙壺立刻也列入了造紙廠的製造名單,批次製造紙殼,然後一次切割成形交給捲菸廠。
捲菸廠將已經成形的紙殼用膠粘好,然後將菸捲放置其中,用油紙封好,再用膠封口,無論是速度還是成本,都比用竹筒木盒的時候強多了。
順便的,木盒竹筒的菸捲開始減成,成為了限量版少量出廠,價格更是提上更高,當然,煙的品質也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批書藉積夠了一百萬冊,開始銷售,果然,訂價在五十文到一百文每冊的書藉比起其它大國出產的動轍便數百文的價格低了很多,雖然看著便宜,但是賺得一點也不少,在浮雲針的出廠成本也就在三十文左右,最厚的書成本也僅有四十文,這還僅僅是建廠初期。
隨著出產的書籍越來越多,最後成本會越來越低,預計最低會降到十文左右,也算是暴利行業。
現在有很多人靠這個吃飯的,老人們閒著沒事的時候,揪上幾把草就能到造紙廠換錢,那些孩子們在課餘的時候,除了大客棧附近賣點小玩意,更多的時候是打草砍樹枝摟灌木賣給造紙廠,一樣可以賺到不少零花錢,可以說浮雲鎮的孩子怕是大陸上零花錢最多的一群孩子了。
相應的,在大客棧所出倍的草料價格就提了起來,反正你不賣,我就賣給造紙廠,弄得那些商人們不得不一一購買,想不買也不行,因為這些商人不允許攜帶武器離開大客棧,哪怕是鐮刀也不行。
成品紙,書籍成為了繼捲菸、軍火之外,第三大支柱產業,浮雲鎮出產的紙張厚實韌性好,所出產的書藉字跡清晰價格低廉,而且還承接外包業務。
與浮雲鎮打交道比較多的田豐滿立刻將這個訊息傳回了四海商行,四海商行運作之下,終於取得了皇家正頭疼的獨本《漢風》,純手寫,宣揚漢國雄風的大作足足有三尺厚。
若是用雕板印刻的話,哪怕是皇家補貼都不敢輕易印刷,不說金錢,就說時間就夠讓人頭疼的,沒有十年八年就別想將雕板完成。
換成活字印刷就簡單多了,最困難的事情就是排版了,不過經過前幾批的印刷之後,排版的小夥子們速度越來越快了,現在甚至比水力印刷機都快了,在工作之餘,還有休息時間。
一個月以後,五千冊《漢風》印刷完畢,而且還都是精裝本,每本書都有一尺半那麼厚,用塗了金漆的精緻木盒裝著,再配上黃色的稠帶,顯得高貴典雅,出廠價每冊二十兩銀子,這價碼夠高的,但是四海商行一拍板就訂了下來。
別看出廠價就是二十兩,他們運回漢國,賣給那些想上爬的官員用來送禮,沒有一百兩你都不好意思拿走,總的來說,四海商行賺得還是相當多的。
現在辦事利落的田豐滿一個是年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