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當然是不想隨意把附屬國給奧地利的,這不僅關係到籌碼,還有大量的利益紛爭。

西班牙害怕自己交出去後會逐漸淪為奧地利的附庸,從西歐列強變成了其他人的走狗。

畢竟此時之前亦有記載,西班牙在被聯統後失去了大量的威望,力量投射,在戰爭中失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全是為了奧地利的霸權。

況且損失的隱形利益也不少。

大片沒吃完的新大陸野區,西非中非野區被馬穆魯克和大不列顛相繼掌控,自己失去了大量野區。

所以基於以上元素,加上天天派志願軍干涉,西班牙對奧地利帝國態度可以說是有一點厭惡的。

憑什麼要為奧地利的利益付出不成回報的收入?

但沒辦法,自己之前和奧地利那裡簽了條約要了一個哈布斯堡繼承人,時間到了就自動聯統了,再加上當時瀆聖同盟的威脅,也只能短暫依附奧地利。

但現在自己作為第一個日不落帝國,擁有霸權修正不說,還位於西歐的伊比利亞半島,已經有了自己獨創陣營的實力了,也就不必再被別人隨意威脅了。

西班牙國王開始沾沾自喜,他不是傻子,當然不可能隨便和奧地利打一場勝算渺茫的戰爭,他想的是透過龐大的體量與不錯的戰鬥力,在西歐成為新的仲裁者。

又或者說從歐洲列強手中進行左右逢源,獲得更大的利益。

西班牙國王手上也有許多籌碼,對法蘭西撒丁比較重要的那不勒斯王國,可以挑撥大不列顛,法蘭西和尼德蘭的低地三國,還有曾經的拜占庭後裔墨西拿公國。

這些或多或少涉及了所有歐洲列強,那麼西班牙就有資格進行左右橫跳。

“唯一的死敵法蘭西人的敵人也夠多,我也可以利用充分的籌碼賄賂其他國家幫助自己進攻法蘭西。”

西班牙國王喃喃道,這才是他不肯隨意放手幾個附庸國的理由。

至於奧地利?抱歉,你就自求多福吧。

當然,西班牙國王也在獨立之後充分的去和其他列強交涉,隱晦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並表示可以放出一部分利益以交換其他利益。

比如曾經的對手大不列顛,西班牙透過許諾低地貿易競爭力的策略想要換取大不列顛剛果與西非的領土(比較少但有)。

又或者是進行領土交換的同時讓其放棄葡萄牙這個傳統盟友,轉而與自己結盟,一起遏制法蘭西的擴張。

總而言之,就是意在開啟反奧地利西班牙同盟的缺口,讓自己能夠在其中渾水摸魚,這就是西班牙國王制定的新外交方針和策略。

畢竟在西班牙眼裡,除了已經水火不容的法蘭西和葡萄牙,其他的歐洲列強包括奧斯曼都是可以透過自己付出一部分利益拉攏的。

“既然法蘭西行那我又為何不能試一試?”

西班牙國王想起了曾經豬鼻法蘭西國王的外交策略,更加堅信了自己的想法。

這樣不是不行,只是他似乎忘記了之後一段時間的法蘭西慘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