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隨著一陣隆隆的聲響,沉重的宮門被緩緩的推開了,從門中漸漸走出一行人來,為首的一人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半大孩子,身著喪服,卻是李存勖之嫡子魏王李繼岌,其後便是一具由六對白色駿馬拖曳的大車,車上放著一具巨大的黑色棺槨。馬車兩旁護衛的便是晉王李存勖麾下的名臣重將,右首第一人便是李嗣源。

天意 第720章 喪禮

第720章 喪禮

經過數月在病榻上的掙扎,晉王李存勖終於沒有逃過死神的魔爪,於半個多月前撒手人寰,在此之前,他已經遣人從幽州調回了大將周德威,還將其嫡子李繼岌也接到了魏州,並將自己死後的晉國的軍政權力做了相應的劃分。這樣做固然確保了自己死後其大權不為手下大將所篡奪,但同時也使得秘不發喪,隱瞞死訊的做法變得不可能,畢竟像這樣將本來留守晉陽的繼承人和幾乎所有大將一下子集中在一起這本身就可以說明很多了。

“奏樂!”隨著略帶尖利的命令聲,沉重的鼓吹聲打破了天地間的寂靜,道旁的河東士卒們舉起了手中的長槍,無數只雪亮的矛尖指向天空,向自己的統帥和君王做最後的道別。在大車兩旁的護送的晉國大將們身著喪服,臉上滿是悲慼之色,部分胡族出身的將領依照他們的民族風俗,脫帽跣足,身著破衫,行走在雪地裡。道路兩旁的魏州百姓跪伏在地,這種壓抑悲痛的氣氛也感染了他們,他們其中不少人都是魏博鎮牙兵的親屬,從當年朱溫對魏博牙兵的屠殺和後來的分鎮來看,他們中很多人都對梁國有著刻骨的仇恨,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喜歡這些沙陀人,畢竟晉軍在攻略相、貝諸州的時候,也對抵抗的河北百姓進行了殘酷的屠殺,更不要說塞外民族和他們之間的那種巨大的差異,這一切都加深了兩者之間巨大的鴻溝。但這些魏州百姓更知道李存勖的死就意味著粱晉兩國之間的天平會重新向梁國傾斜,這就意味著很有可能數年前分鎮引起的血腥戰爭很有可能會重現,由於這個原因,人群中不時傳出壓抑不住的哭泣聲。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行進,送喪車隊來到了城外的紫陌,此地位於故鄴城西北五里,行旅往來,必經之地也。漳水東出山,過鄴,又北徑祭陌西。戰國時,俗巫為河伯娶婦,祭於此陌。後田融以為紫陌,故以此得名。石趙時,建浮橋於此地,通往晉陽的官道便經由此地。由於魏州離晉陽路途遙遠,雖然此時天氣寒冷,要將李存勖屍首運回晉陽,只怕半路上便會腐壞,於是張承業便決定在這裡焚化屍體,然後將骨殖運回晉陽,安葬於李克用的墳墓旁。待到了葬儀所在地,將領們便將李存勖的用白布包裹好的屍體抬到事先準備好的柴堆旁,又將他平日裡心愛的武器盔甲、以及服侍用具盡數堆放在他身旁,還將他喜愛的戰馬在一旁宰殺了,彷彿生時一般,點火一起焚燬。待到火起了,眾將圍在火堆旁,不少出身胡族的將領便依照胡俗,一面大聲哭泣,一面拔刀割破自己的臉頰,讓血流滿滿面,以示自己的悲慼。直到柴堆燒盡,侍從才上前從火堆中收拾骨殖,放入事先準備好的骨罈中,準備帶回晉陽安葬,就這樣,晉王李存勖在魏州的喪儀結束了,但是對於他手下的那些大將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

鄴王宮中,燈火通明,二十餘名剛剛參加完喪儀的晉國大將們分兩廂坐下,坐在上首的卻是李繼岌,只見他長得修眉長目,面板白皙,面容間倒頗有幾分像其父生前,只是神情柔弱,卻無李存勖那股子舉天下英雄莫能與之抗衡的英氣,比起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