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可都是雍正門下孤臣,彼此關係自比其他人要近一些。加之李衛心懷也廣了,田文鏡雖性格偏狹,卻知這年輕總督乃今上第一親信,也執禮甚恭,兩人還能說得上話。
“上諭還沒到,就只能委屈老田,暫時把頂戴擱在我這,跟王國棟一同聽候發落了。”
李衛過來也是要辦這事,兩人擅動刀兵,這已是罪,他得將兩人一併拘押。
“自該如此,不過今日還有九江府官員聖訓之事,王觀風已在牢中容下官主持完此事後,再由制臺發落。”
一事歸一事田文鏡不忘另一件要事。
“聖訓……”哦哦,是是,此事的確要緊,老田你就去辦吧,對了……。”
李衛卻想到了另一件事,他肯定是要保田文鏡的,不為其他,至少田文鏡看起來能護住江西。眼下他正在吳泓口等地大修炮臺,防備南蠻從海上入江南,而陸上江西是一扇門浙江是一扇門能有一扇門牢靠一些總是好的。
李衛鄭重地道:“老田,皇上該是要護你,但也不能全讓皇上扛著擔子,你得作點啥,比如在你江西的地裡刨塊石頭,上面刻著‘大清萬年,一類的字什麼的……”。
田文鏡兩眼一亮:“祥瑞……,沒錯!不過可不能整得這麼粗,還應弄點什麼光色,合上時辰和地頭。”
接著他茸肩道:“這事文人最在行,讓他們弄去。”
造祥瑞可是大手段專門用來造勢,田文鏡在江西弄個祥瑞就能沖沖他跟王國棟相鬥的惡氣。
有了這一勢,雍正更好把這事輕拿輕放。但祥瑞用得好不好,也很考驗功夫。康熙皇帝很喜歡這事,也很計較這事。你若是首尾不乾淨,時機不夠好,讓他覺得太過刻意太造作,會在史書上留下太膚淺的名聲他就會不高興。
康熙五十歲作萬壽節時,曾經有位巡撫獻上一對白龜康熙本是狠歡喜,獻寶的官員畫蛇添足,在龜甲上刻了“康熙萬福”的字樣,宣稱是天然而成,要命的是“康”字那一點刻到了龜甲邊,不小心折了邊,“康”字沒了頭,讓康熙大為光火。那巡撫獻寶沒得好,還被降了三級。
如今雍正上位,對祥瑞更是在意,剛登基時,就有官員報告說在順治的孝陵,古傳說中的祥瑞之草貨莢屢見。康熙的景陵碑文剛立好,官員就報說有靈芝繞碑石而生。雍正都一一笑納,囑咐史官細細記入。
雍正大力推行新政,地方官員難有進展,祥瑞也就成了一樁報功推過的手段。就如年初,河道總督就報稱黃河變清了,欽天監也說有五行星同時並見於天,這表示我雍正朝已是太平盛世,文教昌明,真儒輩出。
自然,雍正眼裡揉不得沙子,對祥瑞的“可信度”要求更高。去年陝西巡撫呈上一幅“瑞谷圖。”圖中谷子一莖多達十五六穗。《東觀漢記》說過,東漢劉秀所生那一牟,就有穀子一莖九穗,一縣大熟,所以光武帝取名為“秀”。這個段子對讀書人來說太老,那巡撫想借這個老段子稱頌雍正聖明,還把本就誇張的九穗改為荒謬的十五六穗,雍正覺得丟不起這嚇)人,就駁了回去。
得了李衛提醒,田文鏡出了府衙後堂,來到正堂外,此時一府的數十州縣官員已經聚齊,開始作每月例行之事,也就是“誦聖訓”。
所謂聖訓,也就是皇帝的教誨。前明開了鄉老聚聽聖訓的先河,而滿清將這事發揚光大。不止要在鄉間宣讀,自康熙開始,還代代皇帝有自己的聖訓。雍正即位後,也將宣導聖訓作為一樁新政,花了大力氣辦。派往各地去的觀風整俗使,很重要一項工作就是這事。
原本王國棟沒來時,田文鏡就很重視這事,如今王國棟被他幹下臺,他又來親抓此事。不僅要在鄉間宣導,更要所有官員誦讀。
聖訓很多,康熙時就長得要命,加上雍正自己的,更是繁複,因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