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王妃常年分居。

每回倭國倭寇偷襲海防線的軍報到了長安,傳遍大街小巷,鄧王妃就會為何融的安危擔心焦急。

何敬芙輕嘆一聲,道:“你說的也是。焱哥每回去打仗,晶娘都是提心吊膽。焱哥一走就是幾個月,好不容易回來了,自是要多陪陪晶娘做為補償。”

“俺大哥以前都很忙,就是這些天才輕閒下來。”

何敬芙心裡暗道:每家都有本難唸的經。我如今看到的晶娘最幸福的一面,卻是沒有瞧到她為焱哥擔憂痛苦的一面。我不能拿痛苦的事跟晶娘幸福的事去比。

何敬芙聽說何敬蓉就在金城,本來不想去,可是聽何敬淼的口氣,跟何敬蓉關係還不錯,便帶著疑問去了。

這一去就在何敬蓉的府邸呆了大半天。

何敬芙沒有想到何敬蓉變化這麼大。

何敬蓉的語氣裡完全沒有了驕傲清高,目光裡沒有妒忌陰毒,取而代之的是平靜坦然。

她給了何敬芙的三個女兒,每人一件貴重的首飾當見面禮。

何敬芙見首飾價值不菲,替三個女兒道謝。心說:蓉娘沒有變的是大方。

“我有了個兒子,天生的殘疾。你見了莫笑他。”何敬蓉派人把在書房裡讀書的何然浩叫過來,道:“這是五妹的兒子浩郎,現在他是我的兒子。”

何敬芙見何然浩模樣非常漂亮,簡直就是個小版的何敬蓮,感慨萬端道:“我聽說了此事。浩郎已經長這麼大了。我來得匆忙,沒有準備,這個當做見面禮。”

何然浩在何敬蓉點頭示意下,這才接過了何敬芙送的古玉佩,而後鞠躬行禮,用簡單易懂的手勢表示謝謝。

何敬芙不由自主的誇道:“這孩子真懂禮還有靈氣。”

何敬蓉微笑,道:“他喜歡農事,把後院都種上了糧食,還把他姥爺給的俸祿攢下來,在郊外買了十幾畝的地種糧食、菜。”

何敬芙沒有絲毫的蔑視,而是點頭道:“真是個有想法的小郎。”

何敬蓉道:“我正在猶豫,要不讓他去拜林老為師,日後當個農官。”

何敬芙便道:“當農官好,無須參與黨派之爭,無論何時都是朝廷最需要的官員。”

何敬蓉眼睛更加亮了,道:“晶娘也是這麼說的。”

何敬芙輕聲道:“你有了兒子萬事足,現在過得也很好。”

何敬蓉坦誠道:“別人都說我過得不好,我自己知道好就行了。你如今在別人的嘴裡,都說的是過得好,可是我瞧出來了,你心裡有苦。”

何敬芙想了想,就道:“我以後會慢慢過好的。”

何敬蓉的母妃是毒殺慕容英事發後被賜死,母族劉族被貶出長安,駙馬臭名遠揚。

她在這樣的情況下,獨自帶著過繼的殘疾兒子來到金城,想盡辦法改變焱王府的態度,而後開啟局面,在此立足,得到了隴北官員的尊重。

何敬芙就覺得何敬蓉都能夠過好,她有爹孃、夫君、親生的三個女兒,只要好好謀劃一樣能過好。

這一趟金城真是沒有白來。

白凡依、何敬芙帶著種子返回了北地。當年臘月,何義揚以天子之令下旨召白凡依回長安訴職。

何敬芙攜三個女兒跟著白凡依回到了闊別幾年的長安,見到了從滬港趕回來的何融、鄧王妃。

正月初一,何冬下旨賜給何敬芙封地海陵縣,賞黃金五千兩,以此褒獎她為青城做出的貢獻。

海陵縣在江蘇道的中部,隸屬泰州,地跨長江三角洲和裡下河平原,境內水陸交通便捷,在官員的虛報之下,每年的稅收都達到近兩萬兩銀錢。

鄧王妃給何敬芙從鄧族選了一個本份的舉人子弟,派去到海陵縣當縣令,這樣每年至少能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