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獲得了資金支援;美國、日本,以及東南亞的商人們實力最弱,他們也很自然地則走到一起,也獲得了美國花旗銀行、日本橫濱正金銀行的支援。於是一場更加激烈的銀彈大戰,在達卿公司裡展開了慘烈的廝殺。
這樣的情景,讓李遠達、馬應彪樂得合不攏嘴,照這個勢頭來看,這批貨物最後的成交價要比他們原定價格最少多出一半。
而此時最為煩心的就屬虞洽卿了,為應付國內商人們,虞洽卿硬著頭皮忍受著煎熬,沒辦法,可供他支配的、能銷售給國內的這些緊俏商品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
而這個差事又只有他能做,他就是想要撇清淨,也是不可能的。
即便如此,可供虞洽卿支配的這些緊俏商品中,其中還包括了宋子文給財政部訂購的包括中央空調、單體空調、冰箱、冰櫃、酒櫃在內的十幾臺電器裝置,還有張群為他的市政廳和淞滬警察廳訂購的幾臺。
此外,杜月笙為法租界公董局和自己家裡訂購的幾臺也在這其中,還有像黃金榮和張嘯林這些有地位的,即便是虞洽卿也有些得罪不起的人訂購的,這些都是他不得不滿足的,然後剩下的就寥寥無幾了。面對洶湧的商人們,虞洽卿把這些少量的緊俏商品賣給誰都是不合適的。
萬般無奈之下,虞洽卿一咬牙,乾脆把剩下的都交給了先施百貨公司零售。
虞洽卿現在所能做的,除了反覆向急得面紅耳赤、滿頭大汗的上海和聞訊趕來的杭州、武漢等地的商人們費力解釋外,只有保證下一個月運來的貨物給他們多留一些份額,不過,要訂購現在就要預付準備金。
本來,虞洽卿對於把這些緊俏商品優先賣給外國人就很不以為然,說實話,大洋是從誰的兜裡掏出來的,對於他並沒有什麼不一樣。
只不過,這個要求是李遠達的女兒一再要求的,他不好反對。他知道,李遠達這個女兒那是馬上就要成為宋夫人的人,她的話那可是絕不能違背的。
正在虞洽卿被商人們糾纏得焦頭爛額的時候,得知了競拍會場的火熱場面的情況,他稍一分析就發現了這其中的奧妙,靈機一動,立刻告訴這些商人們,他同意擴大在國內銷售的數量,只不過國內的商人要和外國人一起參加競拍,誰搶到了算誰的。
興高采烈的國內商人們立刻跟隨虞洽卿蜂擁衝進競拍的會場,不過很快他們就大失所望了,同這些洋人們相比,他們的實力實在是太小了,這樣的競拍他們根本就玩不起。
最後一筆貨物的競拍價,竟然被烘抬到了超出原標價百分之一百二的驚人價格。
就是這樣的價格,這還是英法商人們實在有些吃不下去了,而且看到聯合在一起的美國和日本商人有些急眼了,他們在日本也有分行,多少還要照顧些面子。
而且,日本東亞洋行的伊藤一向是一個衣著整潔、一絲不苟的矮個小老頭,此時已是滿臉漲紅,滿頭是汗,和服的帶子鬆開了也顧不得系,紅著眼睛,手中緊緊抓著擺在茶几上的狹長鋒利的武士刀,惡狠狠地瞪著每一個敢於出價競拍的人,那意思很明顯,‘誰要是在跟我搶,我可就動刀子了’。
這是最後一份標的物,他必須要得到,因此,不管對方出什麼價,伊藤都不再和他的合作伙伴們商議,只管在對方的出價上再加上一百大洋,完全是一副拼了命的架勢。
英法商人們知道再這麼爭下去,一定是兩敗俱傷,甚至他們也怕這個平時溫文爾雅的日本小老頭真的急眼,拔出刀來和他們拼命。
英法商人們互相悄悄交換了一下意見,又象徵性地叫了兩次價,在高出原標價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位置上突然退出競拍,小小地陰了日本人一下,讓伊藤以今天最高競拍價“光榮”地拍到了最後一筆標的物。
最後的結果是,德國和丹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