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修煉境界、能量控制、勁(第2/4頁)
章節報錯
一個月來的閉關倒是所得不少,我覺得自己精氣神都是提升了不少呢。師傅想問的是這個吧?”
孫元武雖然還是有些遲疑,但是既然蘇麒已經給出瞭解釋,說的也是頗為在理,習武之人在突破之後精氣神提升本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自己又想不出除此以外更合理的解釋,心中也只能作罷,你總不可能指望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把蘇麒身上的變化和什麼穿越空間,異世界之類的事情聯絡起來吧?
他點了點頭,便也順著話口道:“境界有突破是好事,既如此,我們去內堂聊吧,館主閉關這一個月也發生了不少事,我們羊城分館的產業和一些問題也急需跟館主商議一番。”
蘇麒眸中微閃,右手抬起虛引,面上仍然不顯,還是笑道:“請。”
其餘元老連連點頭間都是原地不動,等著蘇麒先走。
他來到孫元武身邊,兩人一前一後便帶著其餘人往內堂走去,路上孫元武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跟蘇麒聊著這一個月的收穫,他只是揀著自己幾年前便已經達到的進度搪塞著,但是即便如此,也已經讓其餘眾人連連驚呼。
傳統武術協會如今對於武術段位的衡量分為:
初段位:一段(青鷹);二段(銀鷹);三段(金鷹)
中段位:四段(青虎);五段(銀虎);六段(金虎)
高段位:七段(青龍);八段(銀龍);九段(金龍)
而區別於古時的衡量標準,如今的段位區分不但把武禮和武徳也納入了考核範圍,甚至是把這兩項考核內容作為了取得武道段位的前置條件。
有點當兵的不舞刀弄劍反而開始倒騰筆墨的感覺。
但是,其實武術界的許多老人,當然也包括如今的蘇麒、孫元武甚至是在場的一眾滄江武館高層都是明白其中門道的。
武術本就是殺人技,養身健體之類不過是作用之一,而如今時代的社會背景下,殺人技這種東西肯定是不好出現在民間的。
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佛以慈悲亂心,自古便有。
再加上自近代起,民間傳統武術的傳授過程中,就出現了多次地域性與社會性的變化,比如某地區的武館不允許教真東西那是在武術界聞了名了的。
所以到了現代,與之類似的習俗竟像是稱為了武術界預設的規則一般存在於大多數武館之中,傳統武術也就成為了作為明面上展示給人們觀賞,以及強身健體為主的一種技術,不可能再廣而告之的以以往爭勝鬥狠,或者玄之又玄的衡量方式來區分每個武者的境界。
其原因無需贅述,但實質上,作為衡量武者境界的根本概念,從來就沒有改變過。
如果按照道教內丹術主修性命的說法來看,那修者境界便是以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四個概念上的基本大境界,當然,也有諸如所傳甚廣的金丹、元嬰的這類更加細化的境界分類。
又因為蘇麒得自孫氏所傳,其實他本身的修煉之途便與這內丹一道頗為相近。
通俗來說,【煉精化炁】便分為【固本培元】、【凝元引氣】和【意氣相合】這三個小境界,也就是修煉者錘鍊自己肉體素質的“煉己”時期,而在【固本培元】的境界中,將肉體素質錘鍊到極限之後,便可透過靜坐、冥想之流來進入【凝元引氣】的階段。
這裡的“元”,指的是修煉者自身的“元氣”,又或者說是自身的“血氣”,在這個階段中,修煉者們需要根據不同的功法傳承,在引動自身充沛的血氣的前提下,以獲得所謂的“炁感”並引導外界的後天之氣進入自己體內,並完成初步的原始“氣力”積累後,根據各人身體素質的不同,使【後天之氣】在體內達到滿盈的狀態下,便可繼而進入【意氣相合】的境界。
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