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使(第2/2頁)
章節報錯
江東?”索靖先開口。
龐青道:“吳晉結盟,鍾會在淮北,司馬昭無論如何也不會在此時興兵。”
情報記載東吳兵力二十五萬左右,但由於東吳特殊的兵制,沒人知道士族門閥隱藏了多少兵力。
虞氾、薛珝、陶璜,僅憑這三人的姓氏就知道他們的家族。
門閥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關起門剝、削國中百姓還是在行的。
不進取,必內卷。
為了守住利益,他們當然要玩命。
“吳軍有水軍之助,合浦、交阯、九真、日南守不住。”楊崢盯著沙盤,與吳國在交州傾盡國力大戰,顯然不明智,吳國也是看出了這一點,他們有內線優勢,兵力糧草可以走水路海路。
而蜀中剛剛平定一年,百姓又遷往關中漢中。
南中能守住就不錯了,就算支援,也分不出多少兵力。
當初霍弋也說過,兩三萬人馬,可以吞滅,四五萬,可以阻擋。
現在東吳一下弄出十幾萬大軍,霍弋也沒有辦法。
以少勝多是天時地利等等各種因素綜合。
現在天時地利都掌握在東吳手中,秦國鞭長莫及。
“屬下願出使吳國,遊說江東,背晉向秦,共伐中原!”張輔拱手道。
使者來來往往在三國是常有之事。
楊崢略一思索,各種情報顯示,吳國其實十分混亂,張布、濮陽興這幫文官出身的權臣跟大秦過不去,而丁奉、陸抗、施績這些大將則有聯合秦國的傾向。
畢竟霍弋兩千人馬就擋住了盛憲、步協、陸抗等人數萬大軍的勐攻,已經證明秦軍的戰力,東吳想在蜀中插一腳,已經不現實。
吳秦兩國沒有本質上的衝突,兩國接壤的地方也不多。
秦國的戰略核心肯定在北方。
反而現在司馬昭正在舔舐傷口,一旦恢復,打不打秦國在兩說。
毫無疑問,佔田制這劑春藥,比均田制見效快,效果勐烈。
豪強百姓都忙著對付田地,國力在短期內恢復的快。
而均田制,有強大阻力,如果不是楊崢鐵血手腕,殺人放火,換做其他人不一定能推行下去。
這也導致均田制要慢一些。
情報顯示,楊崢編戶齊民後,人口在五百萬左右,而司馬家下令佔田後,在籍的人口也在飆升,資料還在打探之中。
加上中原的底蘊,豪強士族的鼎力支援,國力依然為三國之翹楚。
也就是說,經歷馮颯大戰後,司馬昭不是變弱了,而是更強了!
這讓楊崢感覺無比荒謬。
吳國的有識之士大為憂慮。
楊崢點點頭,“若能結盟,大秦可以將日南、九真、合浦三郡還給東吳。”
這是底線,怎麼談,則根據具體形勢。
合浦只有半個,日南、九真太遙遠。
其實只要經營好交阯、鬱林二郡,秦軍在軍事上仍可維持優勢。
交阯就是後世的紅河三角洲區域,後世某南國只靠這個區域的糧食,便養活了近億人口。
而鬱林郡就是後世桂林、南寧等地,有優質兵源,對嶺南地區形成居高臨下之勢。
“臣定不辱使命!”張輔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