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文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是一個龐大而繁瑣的工程,不過花費卻並不多,不需要動用幾十萬的民力,也不需要耗費數以億計的錢糧。
只需要學士們酷首窮經。
文學館一千人的規模太小,楊崢下令再次擴招。
天文地理,諸子百家,只要有一樣過人之處,便可以入選。
天下各州各郡開始蒐羅人才。
這時代,諸子百家還憑著一線生機在苟延殘喘。
各種人才應有盡有。
竹林七賢中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在嵇康的勸導下走出竹林,加入文學館。
皇甫謐作《針灸甲乙經》,一個人就編撰了《歷代帝王世紀》、《高士傳》、《逸士傳》、《列女傳》、《元晏先生集》等書……
裴秀繪製天下地圖,在楊崢的糾正和提示下,大致畫出了整個東方的全貌。
劉徽獻《九章算術注》、《海島算經》。
張煥根據西漢《汜勝之書》、東漢的《四民月令》,編修《農桑時要》。
最牛的還是嵇康,受到楊崢《泰興大典》的啟發,作《嵇康集》,建築、丹青、音律、書法、養生、詩詞各種著述洋洋散散數十萬言。
民間收羅上來的書汗牛充棟。
很多都是竹簡。
不過也正因為是竹簡,才儲存至今。
楊崢略微翻看了一些,發現很多經典跟後世看到的多有出入,意思也大相徑庭。
不難想象是經過一些人別有用心的修改。
往往一字之差,謬之千里。
編纂《泰興大典》只是一個契機、一個訊號。
上有所好、下必從焉。
民間求學之風頓時大起,不在侷限於儒學,算學、墨家、醫術都有人涉獵。
讓楊崢意外的是,精通這些“旁門左道”的居然全是士族豪強子弟……
不過想想也正常,寒門庶族的子弟連飯都吃不飽,哪還有心思去研究學問?
能認識幾個字就不容易了。
所以他們讀書大多帶著天然的功利心,士族豪強子弟吃飽沒事幹,反而心思能沉浸在這些旁學上。
其實看看皇甫謐、嵇康、裴秀這些人的家世就知道,很少是寒門庶族子弟。
不過這正合楊崢心意,士族豪強子弟多做做學問,別一門心思的當官,多為華夏做做貢獻,青史留名絕不只是當官。
把位置騰出來,給寒門庶族開啟上升通道。
受凌煙閣的啟發,楊崢又設立凌雲閣。
把嵇康、皇甫謐、劉徽、裴秀、張煥、左思等人的畫像掛在裡面,在全天下大力宣揚他們的功績。
歷史的滾滾浪潮之下,他們的成就其實比帝王將相更大。
一個民族總要有人仰望蒼穹。
所以無論怎麼拔高他們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