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佳作:顏真卿的行書也成就頗高,《祭侄文稿》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這篇祭文稿是在安史之亂中,其堂兄顏杲卿一家遭難後,顏真卿悲憤交加之下所寫,筆墨時濃時淡,筆法圓轉中雜以方折,姿態橫生,樸拙秀麗,深厚挺拔,氣勢雄奇,神采飛動。

3. 文學貢獻:顏真卿善詩文,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等,但均已佚失。宋人輯有《顏魯公集》。

顏真卿在政治上剛正不阿,為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書法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對後世書法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傑出代表人物。

柳公權(778 年—865 年),字誠懸,京兆華原柳家原人,丹州刺史柳子溫之子,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他是唐朝官員、書法家、詩人,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並稱“楷書四大家”。

1. 生平經歷:

家學淵源:其祖父柳正禮,曾任邠州士曹參軍;父親柳子溫,官至丹州刺史;伯父柳子華,曾任池州刺史。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柳公權從小受良好的詩文教育,兄長柳公綽對他影響較大,不僅教授他德行禮法、史論經學等綜合學識,還注重培養他的書法特長。他未入仕之前,就開始為人書寫碑文,28 歲時書寫有《符元亮碑》。

入仕為官:唐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29 歲的柳公權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長達 13 年。元和十四年,他被夏州刺史李聽提拔為幕僚。元和十五年,因“佛寺筆跡”得到唐穆宗賞識,授翰林院侍書學士,但未受重用。後歷經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五朝,在文宗朝開始受到重視,一路升遷,官至工部尚書、太子少傅、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唐懿宗鹹通六年,柳公權以 88 歲的高齡卒於太子少師之位,追贈太子太師。

2. 書法特點:

筆法獨特:柳公權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自創“柳體”。其字取勻衡瘦硬,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運筆方圓並用,以方為主,提按分明,頓挫有力。比如橫畫向右上微傾,長橫稍漸上凸,短橫右端稍凹,給人以穩妥平正之感;起筆、轉折稜角分明,懸針、垂露都依字勢而定,點畫多取側勢,撇輕捺重。

風格鮮明:與“顏體”的豐腴雄渾相比,“柳體”稍顯均勻瘦硬。“顏筋柳骨”的說法,很好地概括了兩者的不同風格特點。“柳體”結構嚴謹,中宮收斂,外畫伸展,英氣飛揚,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3. 主要作品:

碑刻:柳公權傳世的書法作品中以碑刻為多。楷書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軍碑》。《玄秘塔碑》結體狹長,字形緊而實寬,疏密自然,點畫粗細反差明顯;《神策軍碑》結體中宮收緊,主筆舒長清健,其餘筆畫緊縮,於謹嚴中呈疏朗、開闊和放射之勢。

墨跡:行書代表作有《蒙詔帖》,風格豪放雄逸,體勢遒勁流麗,字形長短寬窄不一,或斷或連,構成章法上的變化;筆墨濃淡輕重有致,形成層次上的錯落。此外,還有《伏審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帖札作品也備受推崇。

4. 歷史影響:

對後世書法的規範作用:柳公權在書法藝術的改革和發展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為唐代書法發展進行總結,也為整個楷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建立的一整套楷書規範,對後世書法的學習和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今仍然是人們學習書法的重要典範。

廣泛的傳播與推崇:柳公權的書法作品在歷史上備受推崇,流傳廣泛。許多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都對其作品進行臨摹和學習,不斷傳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