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遠航落幕(第2/3頁)
章節報錯
各方代表請到議事廳,\"他說,\"我記得先生留下了一份關於多重航道規劃的方案。\"
議事廳裡,來自各國的代表圍坐在一張圓形會議桌旁。這種會議形式是李修然首創的,強調各方平等對話。牆上掛著一幅巨大的海圖,那是李修然親手繪製的\"雙子海圖\"複製品,上面標註著數十條主要航線。
\"諸位請看,\"馬丁指著海圖說,\"先生在設計這些航線時,就考慮到了今天的情況。他提出了'分時分級'的概念——根據船隻大小和貨物種類,在不同時段使用不同航道。\"
會議結束後,馬丁來到了港口的另一處重要建築——東西文化交流館。這座建築融合了東西方建築風格,正如它的功能一樣:連線不同的文明。
大廳裡,一群來自各國的學者正在觀看一場特別的展覽。展品是一套航海儀器的演變史:從最早的六分儀到改良後的天文定位儀,每一件都凝聚著李修然的智慧。
\"這個設計太超前了,\"一位英國學者讚歎道,\"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簡直不敢相信二十年前就有人想到了這種測量方法。\"
\"是的,\"一旁的中國學者補充道,\"李先生總說,科技的進步要建立在互相學習的基礎上。看這個六分儀,就融合了阿拉伯的測量理論和中國的指南針原理。\"
馬丁駐足在一幅畫像前。畫中的李修然正在給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講解航海知識。那是他最後一次在福寧書院授課的場景。
\"大副,\"一個年輕助手匆匆走來,\"醫學館那邊有新發現。他們在整理馬庫斯醫生的筆記時,發現了一些關於李先生的記載。\"
馬丁快步走向醫學館。這座建築裡飄散著各種藥材的氣息,東方的草藥與西方的提取裝置和諧共處。一位戴著眼鏡的醫生正在向學生們展示一本泛黃的筆記本。
\"這是李先生最後一次給馬庫斯醫生的建議,\"醫生說,\"他預見到了航海規模擴大可能帶來的疫病傳播問題,建議在主要港口建立檢疫制度。如今看來,這個建議拯救了無數生命。\"
夜幕降臨,馬丁來到港口的燈塔頂端。這裡可以俯瞰整個巴達維亞港。港口裡,各國商船的桅燈如同繁星點點,映照在平靜的海面上。
\"多麼和平的景象。\"他輕聲說道。想起二十五年前初次見到李修然時,這片海域還充滿著爭端與殺戮。海盜橫行,列強爭霸,每一次出海都可能是生死離別。
一陣腳步聲傳來,是他的老朋友、來自日本的山本一郎。這位曾經的武士,如今是東亞航線的主要協調官之一。
\"想起他了?\"山本在馬丁身邊站定。
\"是啊,\"馬丁笑了笑,\"記得他最後一次出現時說的話嗎?'我們終將遠航,但留下的不只是航跡,更是一個新的時代。'\"
\"說得對,\"山本望著港口繁忙的景象,\"看看現在:福寧書院的學生遍佈各國港口,'雙子海圖'的航線連線了世界各地,連昔日的對手現在都能坐在一起談判。這就是他想要的新時代。\"
突然,一陣歡呼聲傳來。原來是一艘從西班牙來的商船靠岸了。這讓馬丁想起了另一個人——卡洛琳娜。據說她在西班牙過著隱居的生活,專注於編撰航海典籍,但暗地裡一直在指導著航海學院的發展。
\"聽說她最近完成了一部重要著作,\"山本說,\"是關於東西方航海文明融合的研究。\"
\"是的,\"馬丁點點頭,\"而且她把所有版稅都捐給了航海學校的獎學金。這也是李先生的遺願之一——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去探索海洋。\"
海風輕拂,帶來陣陣花香。那是港口花園裡盛開的玫瑰,這些花是從波斯引進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