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片言折獄名重公卿 老役緝捕石打太守(第2/4頁)
章節報錯
他了,於是過繼了族侄永福為嗣子。何金生對此倒也沒有在意。
新年到了,小夫妻又因為瑣事爭吵起來,永福趕忙上前勸解,還邀請何金生一起去鎮上游玩散心。正巧鎮上在敬神演戲,郎舅二人擠進人群中觀看。可一轉眼的工夫,何金生就不見了蹤影。永福以為他去了別的地方,也沒太在意。到了晚上,永福獨自回家,卻發現何金生還沒回來。一連過了三天,都不見何金生的影子,永福這才開始四處尋找,可卻毫無蹤跡。
村裡好事的人見何金生和妻子爭吵後,又和繼子一起出去,之後就失蹤了,便開始議論紛紛,各種懷疑的聲音在茶坊酒肆中傳開。後來,何金生的父親何子青聽說了這件事,便請訟師寫了狀子,捏造事實到縣衙控告,聲稱繼子永福與妹妹通姦,害怕女婿何金生揭露醜事,所以兩人合謀將其殺害。
當時,謝選門去秋闈擔任分校官,由代理知縣許鼎審閱狀子並批准受理。許鼎提審王寡婦以及秀姑、永福到案,對他們嚴加審訊。一開始,三人都極力喊冤,什麼都不肯招供。許鼎便動用刑訊,在酷刑之下,哪有得不到的供詞?況且王周氏年老體弱,秀姑又是女流之輩,哪裡經得起這般痛苦?最後只好含冤招認。永福也只能含淚承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謝選門回到衙門後,林公把這件案子告訴了他。謝選門提審王氏及子女三人,林公站在屏風後面偷聽。三人的供詞一致,沒有翻供。謝選門對林公說:“三人供詞一樣,似乎沒什麼可疑之處。”林公回答道:“三人供詞相同,雖然看似沒問題,但原告說何金生是在去鎮上看戲後被謀殺的,第二天就假稱失蹤,可到現在都沒找到屍體,生死不明。要是貿然定案,萬一哪天何金生突然出現,那可怎麼辦?”謝選門覺得林公說得很有道理,正打算詳細審問,這時突然接到臬司的公文,要求把這個案子的相關人員解送到省裡。
原來,錢臬司和許鼎有點親戚關係。許鼎交接完閩清縣的事務後,前去拜見錢臬司,為了炫耀自己的能力,便詳細講述了他審理的這起殺婿案。錢臬司信以為真,過了很久都沒見人犯被解送到省裡,還以為許鼎收了賄賂,私下和解了,所以就發公文要求把案子提解到省裡。謝選門命吏員整理好案卷,由林公主筆撰寫文書,詳細闡述了此案的疑點,然後把三名被告一起解送到省裡。
臬司批閱了全部案卷和詳文後,將案子送到發審局,讓他們仔細審訊。發審局的委員們都是斷案經驗豐富的人,一審訊就知道這案子有冤情。連續審問了好幾堂,還是沒有得到確鑿的供詞,只好把案子發回原縣。謝選門便委派林公代為審訊。
林公把三人分開,不讓他們見面,然後逐一詢問:“屍體餵了豬狗,腦袋有沒有割下來?”三人的供詞各不相同。王周氏供稱沒有割;秀姑說割下來了;永福則說由母親經手,自己不清楚。林公沒有繼續追問,只是說:“人命關天,可不是兒戲,你們怎麼能隨口亂說呢?”隨後又讓他們回監獄關押。林公退堂後對謝選門說:“案情不實,已經很明顯了。否則,要是他們真的共同殺人,怎麼會在割頭與否這件事上,供詞都不一樣呢?”謝選門問道:“他們三人都甘願含冤招認,那怎麼才能洗清這樁奇冤呢?”林公說:“要洗清這樁奇冤,非得何金生到案不可。我們應當懸賞重金尋找他。”謝選門聽從了林公的建議,懸賞二百兩銀子尋找何金生,賞格上還註明王氏母女因為何金生失蹤,被冤枉殺人,只要何金生到案,就能救王氏全家等等。
賞格張貼在大街小巷,恰好被永泰縣的木客陳小亭看到。他想起自己店裡新來了一個夥計,面貌和口音都和賞格上描述的很像,那人自稱金何生,陳小亭斷定他就是何金生改的名字。陳小亭立刻回到店裡,一見到何金生,就劈頭問道:“你要害死王姓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