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的戰功太多了,多得讓人高不可攀,想嫉妒也嫉妒不起來。

直屬團的官兵在戰後都睡了一個好覺,第二天清晨隊伍出發了。

不過,這次出發是將特戰隊單獨列了出來,由郭拙誠親自帶隊先一步出發。陳垚很鬱悶地接過全團指揮權在後面不急不慢地前行。

特戰隊這次出發的目的不是前往南方的戰場,也不是為了入山林清剿越軍特工或散兵遊勇,而是為了郭拙誠自己的一件“私事”:驗證前世那位越南高官回憶錄中提及的事情,想看看那個高官說的蘇聯援建的鈦礦是否真的存在,是否裡面真有價值高達二點三個億的掘礦、選礦、冶煉、運輸等尖端裝置,以及來不及運走的近萬噸鈦礦石。

如果真有這麼多裝置,將它們運回國內,這次戰爭的軍費開支就填補了不少。中**費在1978年為168億元,1979年因為這次戰爭猛增到223億元,增加了55億。但不要忘記了這55億是全**隊都增加了。為了防備蘇聯在北方發動進攻,中國不但在北方部署了最精銳的部隊,將戰備等級提高到最高階,與此相應地需要大筆軍費才行,所以真正用到越南戰場的軍費並不龐大。二點三億美元的裝置加上近萬噸鈦礦石至少能彌補此次戰爭十分之一的開支。

這還是明面上的,如果真如那個高官回憶錄所言,這些裝置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將它拖運回國,對國內的礦產裝置廠家肯定有極大的幫助,能幫助他們提高技術,促進我國機械裝置行業的發展。而這個無形資產的獲益絕對不可小看,甚至超過裝置價格的本身。

因為不知道這事是真是假,郭拙誠沒有說出來。

而習慣了郭拙誠霸道作風的特戰隊員們很默契都沒有詢問,他們都能為特戰隊又一次單獨出擊而興奮。

一百二十多人沒有一個人懷疑這次又能取得大的戰功,他們都對這次行動充滿了憧憬,無論是特戰隊的老兵還是最近才加入的新兵。

經過這麼多次戰鬥,特戰隊雖然戰損率遠遠低於其他部隊,但也阻擋不了人員的犧牲,現在真正從國內出發的老特戰隊隊員不到八十人,有一半的官兵是後面補充的。補充的時候無一例外人人都想加入,就是那些本身已經是連長、營長的軍官也纏著郭拙誠等人要加入。幾乎每一個進來的人員都是百裡挑一,經過了一番競爭、一番拼殺才加入的。

在343高地爭著要加入特戰隊的姚連長,每次看到郭拙誠都稱兄道弟,死纏爛打地要求進來,但郭拙誠最後以他受過傷,不適合特戰隊高強度行軍、打仗而拒之門外。姚連長之後委屈地繼續呆在五營,繼續在鄧子峰的手下帶兵。

與陳垚一樣,鄧子峰也鬱悶地被郭拙誠安排直屬團的大部隊裡♀個憨厚漢子竟然破天荒地撒潑,說是寧願不當營長也要參加特戰隊的行動,直到被郭拙誠一個甩背扔到地上後,他才很不忿地留了下來。

因為開始是行走在中**隊的大包圍圈中,為了加快行進速度,郭拙誠直接從坦克營調集了四輛軍用卡車代步。除了不時給輸送前線補給的中國民兵讓路,不時給前線下來的傷員讓路,車隊一路上暢通無阻。不但沒有遇到越軍的阻擊,連小小的故障都沒有出現。

雖然大雨從凌晨就開始下,路上不時有積水,但五十多公里的山路,卡車還是用不到二個小時的時間就走完了。

剩下的因為要深入敵境,偷懶了的特戰隊隊員們只好依依不捨地下車,爬上一座山峰,又一次穿上了越軍的軍裝、戴上了草帽似鋼盔。會說越南語的容許用越南語交談,越南語說不好的就閉嘴,有事改用手語。至於那些既不懂越南語,手語還沒有完全學到手的戰士,只好當啞巴。

深入越南人控制後的地盤不久,雨退。太陽也出來了氣溫急劇上升⌒走在山脊、山腰的特戰隊員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