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計劃,承受住了蕭宇一層又一層的檢查,最終被證明可行。

首先,行星發動機技術,在天苑四恆星系之中,蕭宇就親自實踐過了,那一次推動的是一顆行星,一顆行星,理所當然的要比這顆衛星大上許多。

其次,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科技發展,蕭宇的科技實力比起那時候進步了不是一點半點,推動一顆衛星,對蕭宇來說,並不算困難。

在所有理論阻礙都被蕭宇一一干掉,並且推敲驗證了這個計劃的每一個細微步驟之後,蕭宇開始了建造行動。

環天鷹一大型粒子對撞機已經建成,新式飛船建造也告一段落,這意味著將會有極其巨量的機器人被閒置了下來,正好拿來建造行星發動機。

在幾萬艘飛船的來回運輸之下,十天之後,一號衛星上面的機器人數量,突破了十億臺。並且,這個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著。除了機器人之外,中央基地衛星上,新建造的鑄造基地也開始全力發動,有源源不斷的零部件被製造出來,運輸到了一號衛星之上。

先期到達的十億臺機器人被分成了一萬個集團,分別位於一號衛星之上不同的點。它們將同時開始建造任務。

,!

沒錯,蕭宇的目標,是建造出一萬臺行星發動機出來。這顆衛星的質量雖然比天苑四恆星系中的那顆行星要小上許多,但是考慮到遙遠的路途,這一萬臺行星發動機的總功率,並不比那顆行星上的小。

這一萬個建造點遍佈整顆衛星表面,並且都是經過蕭宇的挑選,是地質構造最為堅固的地方。在這些地方,行星發動機可以最大的發揮自己的力量,而只對整顆衛星造成最小的影響。

無數艘飛船在穿梭忙碌,無數臺機器人在繁忙的工作,在強大的建造力之下,蕭宇預計,將可以在一年時間之內,完成整個建造工程。

天鷹二雙星系之中,那個異獸生物難得的保持了安靜,而且,足足保持了一年多的時間。它就那麼躺在白矮星表面一動不動,甚至於,蕭宇差一點就認為它已經死掉了。

不過蕭宇知道,盼望它自然死掉不大現實。最大的可能是,它正在為前一段時間的動作所付出代價——它正在休息。

就在蕭宇開始繁忙的建造工作的時候,佈置在天鷹二雙星系中的飛船觀測到了一個讓蕭宇警惕的現象。

蕭宇看到,這隻異獸生物在維持了一年多時間的安靜之後,終於有了動作。

它緩緩站了起來。在這個時候,蕭宇才終於看到了它的真實面目。

這是一隻身高有三百多公里的巨大怪物。從它身上,可以明顯的看出曾經在巖質行星上生存過的證據——它有兩條腿,兩隻手臂。

生物總是遵循著最最佳化的軌道開展進化,也就是說,如果一顆星球之上存在生物,那麼,它就多半會進化出兩條腿或者三條腿甚至四條腿,總之,有腿是必須的。

因為在進化初期,要在行星表面移動,腿是最划算且效率最高的工具。在生物尚未擁有改造行星表面能力的時候,行星表面肯定凹凸不平,那麼,面對這樣的環境,它們將不可能進化出輪子來,進化出腿,是最划算的選擇。

同時,為了滿足多方面要求,它們還將進化出手臂來——這也是由最最佳化進化決定的,因為在這種條件下,手臂是最划算且效率最高的。至於進化出幾根手指,這就看具體的環境細節了。

至於它也有兩條腿,兩條手臂,和人類相似,這隻能說是在大方向一致之後,在細微處的偶然巧合。

這是在巖質行星表面生存的生物,如果是氣態行星之中的生物,則多半會進化出翅膀,或者像魚鰭一樣的東西,而不會擁有腿這個東西。因為腿在氣態行星之中沒有用處。

它有一顆巨大的頭顱,這一點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