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張瑄的戰略意圖。他眸子中亮光一閃,向張瑄躬身拜了下去,“王爺用兵如神,謀略戰術環環相扣,鬼神難測,下官欽佩之至。”
楊漣本是一支移動的疑兵,但戰場戰況瞬息萬變,根據情況隨時調整,張瑄一個軍令下達,疑兵就變成了大張旗鼓的正面作戰力量,對緊『逼』齊林錯的李光弼大軍形成有力的呼應。
吐蕃人絕對不可能讓楊漣所部順利西進,與李光媽大軍兩面進攻,對邏些城形成合圍。
赤松德贊一定會分開一支重兵前往阻擋楊漣。而楊漣擇機與吐蕃軍馬交戰,勝則足以瓦解吐蕃軍馬的信心和勇氣。
當然,也存在戰敗失利的可能。
可縱然是失敗,也無所謂,不會影響這一場戰役的整體大局。
楊漣部大不了退回青海,反正這一路進軍,也起到了疑兵佈陣和牽制吐蕃大量軍馬的目的,為李光弼與赤松德讚的正面大戰,減輕了很大的壓力。
張瑄淡然一笑,“張大人過譽了。兵者,詭道也。本王雖然談不上飽讀兵書戰策,但也知道兵不厭詐的道理。張大人啊,咱們與吐蕃人鬥,不僅要拼軍力、戰力,還要拼腦子。”
張瑄揚手指了指自己的腦袋,“我的腦子還算好使。問題的關鍵在於,李光弼、楊漣這兩位大將軍的腦子更好使。
本王絕對相信,李光弼和楊漣會將吐蕃掀一個天翻地覆!”
“至於安祿山反叛……張大人以為,憑安祿山一個胡兒,率刃萬大軍就能改朝換代篡國為王了?難如登天!安祿山叛軍再強勢,鬧出來的動靜再大,最終也不成氣候,頂多是跳梁小、醜而已!”
“但吐蕃不同口若是給吐蕃人喘息和休養生息的機會,吐蕃人很快就變成猛虎和野狼。因此,本王寧可先趁吐蕃這頭猛虎病體纏身要它的命,然後再應對安祿山叛『亂』的事兒!”
“若是此戰成功,半個吐蕃疆土都將納入我朝版圖”…將來,若是時機成熟,就算是滅了吐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張大人以為然否?”張瑄聲音凜然,卻充滿著無盡的自信,面上神光湛然。
張巡臉『色』一肅,抱拳道,“王爺雄才偉略,謀慮深遠,下官鼠目寸光自愧不如也。”(未完待續)
第361章雙喜臨門!
張片微笑道,“張大人不必過謙。張大人署理一鎮政務,做事有章有法、張弛有度、井井有條,此等幹練之才,我不及也。”
“本王標下,猛將如雲,領軍作戰之人比比皆是,但為政者,卻只有張大人一人口本王不及,封常清不及,郭子儀等諸人更是遠遠不如。隴朔藩鎮能有今日之興旺發達,與張大人的殫精竭慮分不開!”
“一年多來,有勞張大人了!”
張瑄的聲音非常溫和,也非常真誠。這還是張瑄頭一次當面表揚某個下屬,張巡是頭一個。
張巡心裡一熱,又漲紅了臉汗顏道,“王爺如此過譽,叫下官如何敢當?下官能有今日,全賴王爺提攜薦拔,下官敢不為王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張巡肅然拜了下去。
張瑄笑著起身扶起張巡,沉『吟』了一下又壓低聲音道,“隴朔政務及大軍出征的後勤保障,都繫於張大人一人之身,責任重大。請張大人放心,他日功成,在本王的戰功奏表上,張大人必位列前列!”
張瑄這句話就算是對張巡的正式承諾了。
事實上,張巡一直躲在幕後當無名英雄,戰場上的榮耀並不屬於他。但是,這戰勝的榮耀裡,卻有他留下的汗水。
張瑄這句非正式的承諾,張巡感激涕零心『潮』激『蕩』地再次深拜了下去,卻是聲音哽咽著沒有說出什麼來。
張巡自打在長安投入張坊門下至今忠誠不二勤勤懇懇雖然他並不計較封賞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