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面朕有些話不好說。”

“朕留下你,有兩件事跟你商議。”

“朕知道建寧王與你過從甚密。而朕心裡也明白李談想要做什麼。子瞻啊朕雖然對這些兒子都頗喜愛,但奈何東宮的位置只有一個所以……。”李亨yù言又止。

張瑄心頭暗笑,臉上卻笑道,“陛下聖明,東宮諸君之位歸屬乃是陛下家事,臣不敢妄言。”

見張瑄裝糊塗,李亨忍不住冷哼一聲,沉聲道,“子瞻你也別跟朕裝傻!朕的意思,你很清楚。朕是希望你能規勸李談,安守本分不得妄生事端!這東宮太「啟航冇煙兒」子人選,暫時來說朕是不做考慮了。”

張瑄嘆息一聲,“陛下,東宮儲君之位長期空缺恐怕不是社稷之福!還請陛下明斷!”

李亨深深地凝望著張瑄,低低道“子瞻,正如你之所言,建寧王之母出身卑微,朕冊封她為賢妃,已經是看在了建寧王的份上。若是朕冊立建寧王為東宮太「啟航冇煙兒」子,那麼,必然要冊立賢妃為皇后,這又何以服眾?”

張瑄無語。

他知道,李亨確實有他的難處。他寵愛薛淑妃,一心想要等薛淑妃生下皇子便冊立她為皇后,而如果冊立李談為太「啟航冇煙兒」子,必然又會出現後權與東宮的明爭暗鬥,讓他的後院不安穩。

所以,暫時來說,李亨不想冊立東宮,想要看情況再說。如果過上幾年,薛香雲就是肚皮不爭氣,再立李夥或者李豫都不晚。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李亨擔心他的兒子們等不及,會在背後搞一些讓他頭疼的小動作。最讓他擔心的就是建寧王李談,至於李豫,目前閉門思過幽禁府中,應該不成氣候。

李亨知道李談指望的就是張片,所以就在張際離京之前,點醒一下張瑄,讓他心裡有個分寸。

張瑄默然片刻,拱手輕輕道,“陛下,臣當竭力規勸建寧王安守本分,臣覺得,建寧王殿下也不是那種不識大體不知進退之人。”

“如此是最好了。朕這兩天,心裡一直不安穩,總擔心要出什麼事情。這樣也好,建寧王隨你去隴朔,署理火器司衙門,由你時時提點,朕也就放心了。”李亨長出了一口氣,端起案几上的茶盞,小啜了一口。

遲疑了一下,李亨又抬頭笑道,“子瞻啊,朕聽說,你要帶兩位夫人去靈州……,?呵呵,朕倒也不是覺得有什麼不妥,只是靈州不比長安,艱苦難耐,你這等jiāo妻美妾能承受得住否?哈哈!”

李亨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說了一句,旋即哈哈大笑起來。

張瑄心頭一沉,但臉上卻不動聲sè。

他要帶蘇扈冬和李騰空去靈州,也不能偷著瞞著,事實上也瞞不住。不過,縱然如此,李亨能這麼快得到訊息,顯然說明皇帝這邊對永寧王府的動靜還是很“關注”的。而且,李亨突然提起這個,也帶有某種警告之意。

張瑄心裡冷笑一聲,卻是淡然笑了笑道,“陛下,臣正要向陛下稟告此事。臣不會違背朝廷規制,攜帶家眷就藩。臣要帶的是回訖公主蘇扈冬和燕寧郡夫人李騰空。臣這兩位夫人武藝高強,善弓馬騎射,都是將才。如今臣即要抵禦吐蕃,又要防備安祿鄙蝶反,手下將才匿乏。為此,臣才洪甕讓兩位夫人隨臣去隴朔從軍,效仿前賢花木蘭,為國出力!”

李亨笑著揮了揮手,“子瞻啊,女子從軍古已有之,只是本朝還從無先例……,好,好!”

“兩位夫人赤膽忠心一心為國,巾幗不讓鬚眉,從夫從軍,必成本朝佳話!朕心甚慰,也甚是感動。來人吶,傳朕的旨意,冊封靈國夫人蘇扈冬、燕寧郡夫人李騰空為左右英武女軍大將軍,秩正三品,入隴朔大都督府帳下聽命!”

“賜兩位女將軍寶劍、甲冑、駿馬……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