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父親:「爹,雖說趙狀元的人品是可信的,但終是一面之辭,人總是下意識偏向自己的親人,揀好聽的說。咱們還是多去打聽打聽,最好接觸一下趙靖立,免得誤了妹妹的終身。」

何老爺點頭:「我正有此意。」

何玉琪眨了眨眼,很是心暖。她爹終歸是疼她的。

汪氏道:「我聽趙狀元說,她四日後就得啟程去姑蘇,綏平伯府老夫人、夫人都跟著一起去。這門親事既是趙狀元來說的,拿主意的又是綏平伯夫人,你們打聽訊息要快些,最好一兩日就決定下來。否則趙狀元她們一走,這親事即便咱們願意,也不知道找誰說去。總不能讓咱們派媒人去向趙家二房提親吧?」

女孩兒需得矜貴,於親事上不能上趕子。總得男方向女方求娶,女方才不會讓人看輕了去。

「這麼快就離京?不是有一個月上任期限嗎?」何老爺詫異道。

他跟趙如熙說話的時候,已經知道趙如熙派了安州省臨江府南陽州的同知。

「綏平伯就在姑蘇府任通判,趙狀元要先去探望父親,親自報個喜訊,才會去上任。」汪氏解釋道。

何老爺皺著眉點頭:「行,那就這一兩日查一查吧。不是我說,她這也太趕了,那趙家二房不會有問題吧?」

何玉琪道:「趙知微不是這樣的人。這門親事好的壞的,她全跟我說了。她要有意哄騙於我,肯定只說好話不說壞話。」

「那倒也是。」何老爺點點頭,當即叫了幾個能幹的下人來,將任務吩派下去。

幾個下人分頭去打聽,再將打聽回來的訊息進行比較匯總,基本也就能知道趙家二房的真實情況。

待下人離開,汪氏把話題重新扯回來:「如果情況屬實,你們同不同意這門親事?」

何執就看向了父親。

何老爺是一家之主,必須拿主意。

他先問何玉琪:「如果你嫁進去,你打算怎麼處理那家裡的事情?」

何玉琪道:「知微說了,趙四姑娘比我大,趙六姑娘跟我同歲,因此她們這一兩年內就會嫁出去。所以這兩位姑娘不成問題。至於其他的事,走一步看一步吧。」

「反正這段時間你們也替我張羅了不少親事,都沒有四角俱全的,不是這樣有問題,就是那樣有問題。好歹趙家這裡沒有婆婆,我一進門就當家作主。趙大公子要是個明事理、拎得清,又支援我外出做事的,我覺得這門親事就還可以了。畢竟沒有十全十美的,只能進行取捨。」

何老爺點點頭。

他心裡基本也是同意這門親事的。

他原先替何玉琪看的親事,不是秀才,就是舉人。

一般年少中舉的,都心高氣傲,覺得自己前途無量,因此娶親時都會往上攀,去娶進士或小官宦家的女兒,以後也能得些岳家的助力。能娶他這個舉人的女兒的,都是家裡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秀才裡倒有幾家各方面很不錯的。但秀才想要考上舉人,不是一件容易事。

何老爺覺得自家女兒花容月貌,才學上也不比那些秀才差。要是秀才一輩子考不上舉人,根本就配不上女兒。秀才娘子的身份地位平白比舉人、進士的家眷低上一等,去哪裡都得不到尊重。

而不管是秀才還是舉人,最終的目的就是做官。趙靖立即便沒有功名,但他已進了戶部當差,還得了重用。光從這一點來說,他就不比這些舉人差了。更不用說他當初還是被侯府當成世子來培養的。

這種人,無論是才學、修養、為人處事的方式還是以前積累的人脈,都不是這些小縣城裡的舉人、秀才能比的。要不是他成了落地的鳳凰,何玉琪還真高攀不上。

再者,趙如熙是跟趙靖立互相抱錯的孩子。按理來說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