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謝氏在那院子做管理,活兒就輕省許多,只管看菜弄得幹不乾淨,煮的菜有沒有煮熟,大小合不合標準。做好一批,她就叫一個人板車送過來一批。

許永益就專門在家裡拌菜。他常年挑擔行走於鄉間,很有一把子力氣。用個乾淨大缸和大鐵鏟,把菜和調料放進去攪拌,一次能拌十幾斤,一點兒也不麻煩。至於調料,因為不容易壞,他跟謝氏頭天晚上就能熬製配好。

「二百斤其實都不大夠。」許永益指著正忙著給客人稱冷盤的夫妻兩個道,「現在正是晚飯時分,冷盤最好賣的時候,但他們這攤子就剩了十來斤。這還是我想把口碑打出去的緣故,特意將最後一批冷盤都給了東、西市這兩攤,其他三個攤子都沒供應。否則,他們現在都沒得賣了。」

「那您明天有什麼打算?」許熙問道。

「我打算明天再添五十斤。」許永益道。

說完他又遲疑:「我覺得有五十斤就差不多了。實在少了,就少賣點吧,總比剩下了浪費的強。」

許熙一再強調要保證冷盤的衛生與質量。變質的東西千萬不要賣出去,以免壞了口碑。許永益也覺得應該這麼做。因此為了不浪費,乾脆就寧願量少些。

許熙不置可否,又問道:「京城那邊,您打算什麼時候開攤?」

許永益嘆了口氣:「縣城這裡,我都忙不過來。京城那裡都不大敢想。」

許熙點點頭:「別的我就不說了,我只想問問叔叔您,你一天拌二百五十斤冷盤,成本幾何,得利幾何?等別人把冷盤學會了,您還能掙多少?」

許永益的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我算過了,一天的利潤有二兩多呢。」

這一天的利潤,他在心裡不知算過多少遍了。

素菜原料便宜,洗過煮熟又重了一些,一斤素菜售價十文錢;除去原料和人工成本,一斤的利潤是五文錢。素菜今天弄了一百五十斤,淨賺利潤七百五十文。

葷菜原料成本高,也費工人來處理,售價六十文一斤,利潤三十文。因著拿不準市場,葷菜今天只弄了五十斤,淨賺利潤一千五百文,即一兩五錢銀子。

也就是說,他跟謝氏一天就能賺二兩二錢銀子。一個月下來,就有六十來兩。除去給許熙那四成利潤,他們還剩三十六兩。

三十六兩啊,他以前做小貨郎,天天風裡來雨裡去的,肩膀都壓塌了,一年也不過是掙這個數。

所以許永益特別滿意。

許熙看到他臉上的笑容,到嘴的話又咽了回去。

本錢她也給了,市場也幫分析過了。當時許永益也表示要把生意做大的。可如果把攤子支得太大他有壓力,只願意小打小鬧,許熙也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他。

其實小富即安也沒有什麼不好。這樣的人易於滿足,知足常樂,倒比貪得無厭的人更容易獲得幸福。

她只提點一句:「這東西容易被人學去。只要廚藝好的人,嘗過幾遍,也能把味道調得差不離。如果叔叔覺得在縣裡就夠忙活了,京城沒法顧及,可以把秘方賣給京城的人。不說多,這辣油秘方您隨隨便便賣個二三百兩銀子不成問題的;談得好,五、六百兩也有可能。」

許永益呆了一呆,旋即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不成不成,這秘方可是你的。我拿出去賣算怎麼回事?」

「不賣,過陣子也一文不值。除非您把京城的市場也拿下。如果放棄京城的市場,您就趕緊把它賣了。實在過意不去,您把錢給我都行,別白放在手裡浪費了。」許熙道。

她真心替許永益感覺可惜。

如果把攤子鋪開,不光京城各處,還有酒樓,一天的利潤能有多少?幾十兩都不成問題。

「天時不早了,我該回去了。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