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夫人來回跑了幾趟,終於替尚德長公主把這樁生意談了下來。

於是這個王記印坊就成了尚德長公主的產業。

這架印刷機,分了三成利潤給尚德長公主,餘下的利潤又分給王世興三成,看著獲利不多,對蕭令衍和趙如熙意義不大。但他們的用意不在作坊贏利,而在於把印書機推到人前。

果然,尚德長公主在看到印書機的便利和高額利潤後,心動不是一點點。

她把王世興叫來,問他道:「王掌櫃,你這印書機是從哪裡得來的?我想再買幾個,把作坊做大。」

「是南邊一個商販到江南推銷的,當時這臺機子,可是花了我四千兩銀子。我本想在江南開個印坊,沒想到……」王世興嘆了口氣沒有說下去。

「王掌櫃不必傷懷,印坊開在京城也是一樣。」尚德長公主安慰了他一句。

「是老朽失態了。」王世興站起來行了一禮,「公主可以派人去江南打聽打聽。因為這機子太貴,他們去各家印坊推銷的時候,大家都怕上當,沒什麼人買。不過還是有眼光好的人買了。因為機子要用的油墨不能自制,得找賣機子的人買,沒準他們現在還跟那邊有聯絡。」

他想了想,寫了兩個作坊的名稱:「這兩個作坊是當初買了機子的,公主可讓人去問問。」

「好。」

尚德長公主當即派人去了江南。

沒半個月,派去的人就回來了,還拉回了幾臺機子。

尚德長公主大喜,問道:「這是怎麼買到的?」

「王掌櫃給的一個作坊的老闆當時也買了機子,覺得好用,便又買了兩臺,還時常買油墨,跟供貨商有聯絡。我們透過他跟那邊聯絡,便買了這三臺機子。如果公主覺得不夠,屬下還可以去再買。」

「這機子打哪兒來的,你有沒有打聽過?」尚德長公主問道。

「這是舶來品,跟前段時間在五皇子的拍賣會上拍賣的鐘一樣,都是從西洋運過來的。不過字模是這邊的傳教士鑄造的。字模可以單獨售賣,屬下擔心原來的字模有磨損,便又單獨買了一套字模,花了二千五百兩銀子。」

印坊的機子,尚德長公主也親自去看過,知道這機子是一個木製的底座,底座座臺上排好活字字模,用羊毛軟墊蘸墨,刷在字模上,再鋪上紙,搖動一個杆子,推動壓印板印出字跡。

這些字模都是金屬的,不易磨損。再加上機子的槓桿作用,既省力也印得清晰,跟一般印坊的操作完全不一樣。說它是舶來品,尚德長公主也是相信的。

「油墨買了嗎?」

「買了五十桶。」屬下道,「供貨商說即便生意好,也可以用半年了。這五十桶油墨花了五百兩銀子。」

尚德長公主這才放下心來。

與泥、木板雕刻印刷使用水墨相比,金屬活字對水性墨的適性很差。這些機子得用專門的油墨來印刷。

這種油墨是趙如熙令人將亞麻仁煮沸,再以少量的松節油精和碳黑攪勻後放置數月製成的。

別人參不透配方,自己制不了,就只能從售賣商那裡買油墨。

不過印刷時用墨不多,利潤又高,十兩一桶的油墨成本並不算什麼。

尚德長公主對屬下辦事的靈活性很滿意,贊道:「辦得好,有賞。」

王家的院子太過逼仄,尚德長公主自然看不上。北寧是她的食邑,她在北寧的產業頗多。她拿了一個院子出來,仍掛上王記印坊的招牌,將機子全都安排進去,買了一些下人,作坊便開業了。

印刷用的紙,就是蕭令衍叫人做的,在幾個大的文房四寶店就有賣。不過這種紙吸水性不強,不符合古人的書寫習慣,開始根本賣不出去。

好在趙如熙的炭筆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