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你要去鄉下巡視?」朱氏吃驚地看著趙如熙。

趙如熙點點頭:「我身為父母官,總不能就坐在衙門裡,只差人去辦事。我總得跟各地的裡長接觸,也實地瞭解一下南陽的糧食種植、水利以及墾荒之事。」

朱氏的嘴唇動了動,想要說話,可她抬頭看了康時霖等人一眼,到嘴的話又咽了下去。

「娘,我既選擇做官,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趙如熙知道朱氏從小接受的就是名門閨秀的教育,對於她去鄉野跟各種人打交道,心裡可能有想法,更擔心她會吃苦和遇到危險。

「成,你去吧。」要是康時霖他們不在這裡,朱氏可能還會阻攔,勸說趙如熙不要親自下去,派周春等人去也一樣。

但大家在這裡,甘綸還是致仕的官員。她要這樣說,傳到皇上或其他人耳裡,著實不大好。

就算趙如熙是個女子,她既選擇了做官,就得跟其他男官員一樣。總不能還天天坐在家裡不出門吧?

康時霖也心疼小徒弟,但他終是個男子,也知道趙如熙的志向,只叮囑道:「多帶些人,注意自己的安全。」

趙如熙眼眸彎了彎:「師父,你就放心吧。」她歉意道,「就是我一直沒時間陪你們遊玩。」

康時霖擺擺手:「不用你陪。不過你三師兄既然不能過來,我們過幾日就打算去臨江府看看他。在臨江府玩上十天半個月,我們就打道回京了。」

本來趙如熙新上任,康時霖又來了南陽,吳宗應該借著巡視的名義,來給趙如熙撐腰,順便探望一下康時霖的。

但最近臨江那邊出了一些事情,他又是新上任的知府,需得留在那裡坐鎮處理,一時離不開。他寫信來問過,知道趙如熙憑自己的能力把南陽的人際關係擺平之後,就抱歉地表示暫時來不了南陽了。

眼看著再過一陣進入六月,天就熱起來了,康時霖便打算去看過三徒弟後回京城去了。

趙如熙雖然心有不捨,卻也不好一直留著師父他們在這裡。

三位老人年紀大了,在外面逗留太久,家裡人都不放心。

她依依不捨地道:「這麼快就走了啊。」

她看向蕭若彤:「若彤姐你也跟我師父一塊兒去臨江玩玩吧?」

蕭若彤抿著嘴點點頭,臉上有一絲微不可察的赧然:「我跟先生們來,自然要跟他們一起回去才好。否則我一個人上路不安全。」

康時霖道:「對,若彤丫頭跟我們一塊兒走。出來時我跟他老子打過包票的。我帶她出來,回去的時候自然要帶她回去,否則鎮南王可饒不了老頭子我。」

蕭若彤一笑:「勞煩枯木先生了。」

趙如熙看了她一眼,沒有再就這個話題說下去,而是提起給他們帶回京城的土儀來。

她道:「我準備了一些東西,你們替我帶給三師兄。你們的那份我直接叫人裝車運到京城去,也免得你們帶到臨江又帶回京城,甚是麻煩。」

待大家各自回院裡歇息之後,朱氏叫住趙如熙,悄聲道:「慶陽縣主和你三師兄的事兒,我看不如跟你師父說說。有他老人家摻和摻和,沒準能成。」

趙如熙搖搖頭道:「還是算了。這種事,講究個你情我願。我三師兄要是不樂意,我師父摻和進去反而不好。要是事成還好;事情如果不成,讓鎮南王府的長輩們知道了,心裡不定怎麼惱我師父和三師兄呢。這件事,不如讓若彤姐跟我三師兄自己解決吧。要是有緣,兩人自會在一起;要是無緣,也不必勉強。」

朱氏看了女兒一眼,嘆了口氣,不說話了。

她家還有一個人讓人頭疼呢,她實在分不出精力去操心別人的事兒。

送走康時霖等人之後,趙如熙換了男式青衫,騎著馬帶著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