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如熙的眉頭皺了起來。

本來她想去看一看酒坊的釀酒技術,跟她印象中的釀酒技術與蕭令衍給她的程度核對一下,看看要如何改進,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合作一把。

但董家既以酒傳家,又是全家人賴以生存的祖傳手藝,又豈能讓外人隨意參觀的?像這種世代相傳的作坊是最難協商說話的。

她又問:「我叫你打聽的泉,你打聽到了嗎?」

水是酒之魂。泉井水才是丹陽黃酒的關鍵之所在。

陸雲的臉上露出慚愧的神情:「屬下把整個南陽都走遍了,問了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眼泉水。還請姑娘再給屬下一點時間,讓屬下出城去再打聽打聽。」

「它沒在董家宅子裡或董家莊子裡嗎?」趙如熙又問。

陸雲搖搖頭:「應該是沒有。屬下專門打聽了,董家人釀酒用的水倒也是泉水,不過那個泉水不叫泉,而龍潭泉。」

趙如熙蹙眉:「有可能是叫法不同,實際上就是那眼泉水。」

換了一個時空,丹陽成了南陽;鎮江成了臨江。那麼泉被稱作龍潭泉,一點兒也不稀奇。

「你再查查。如果有可能,你把董家那個龍潭泉的泉水取一些回來我嘗嘗。」

「是。」

陪康時霖等人在丹陽轉了兩天,趙如熙便又去了衙門。

劉宏宇一聽她來衙門,就趕緊把她叫過去道:「蔡大人已跟我說了,把他手上的糧、水利兩項事務給你管轄。李大人說他手上的事務,你想管哪些只管說,他直接就轉交給你。」

趙如熙也不客氣,直接道:「李大人手上管的事務也不多,我就要屯田這一項吧。」

南陽的事務大概也就九項,三個同知,每人分三項很是合理。李利原先管的事務就少,趙如熙從他手上拿出一項來,正好合適。

劉宏宇樂於看到大家都和和氣氣的。見趙如熙也不貪心,而且把蔡耀宗那邊的問題都解決了,他很是高興。

「典吏你看看想要哪一個?如果你暫時還沒想好要哪個,也可以先放著,等以後你確定了人員再告訴我。」

趙如熙要管的這三個事務,有卷宗需要寫的,或是要擬什麼文書,或有什麼事需要跟六房經承、胥吏有交涉,不可能自己做,也不應該叫她的管家或隨從做。如此,就需要一個專門的典吏供她使喚。

而她要徵糧,要修水利,要召集民眾墾荒,需要跟里正或下面的百姓交涉的,衙役就派上了用場。

這就相當於現代副市長的專屬秘書和辦事員。

「典吏的話,那就張文煥吧。」趙如熙道,「至於衙役,衙門裡是不是有個叫陳濤的?如果他願意,那就他吧。」

這個陳濤是繼餘鋼之後主動報名的。依蕭令衍給的資料和楊捷等人查出來的訊息,這人還不錯。

「好的。」劉宏宇的態度再好不過了。

他把蔡耀宗和李利叫來,讓他們把這些事務交給趙如熙。

蔡耀宗和李利將這三項事務的卷宗和帳目跟趙如熙一一交接,趙如熙叫了張文煥過來整理這些東西。

既舉了白旗,蔡耀宗也放棄了掙扎,讓他的管家到各房說一聲,說他名下管轄的無論哪一方面的卷宗和帳目,只要趙大人想看的,都及時拿出來給趙大人看,不得推諉。

李利自然不甘示弱,還親自跑了一趟。

蔡耀宗的管家和李利一走,整個衙門的人都驚訝了。

大傢俬下裡紛紛議論道:「沒想才一兩天的功夫,趙大人就讓蔡大人把督糧這一塊給吐出來了,還同意讓趙大人看所有的卷宗和帳目。這個趙大人到底是個什麼人?這麼厲害!她使了什麼手段讓蔡大人服軟?」

他們可沒忘記當初李利來時,跟蔡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