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趙如熙也在考慮這個問題。按她原來的想法,她自然是願意現在去江南當官的。雖說以舉人的功名,當的只是小官,但她當初參加科舉考試的初衷,是以正當理由領著一家子去江南。

現在綏平伯府三位長輩對她極為疼愛,如果她要去江南任職,他們必然不放心讓她一個人去。

趙靖泰年紀還小,江南的文風昌盛,與其讓他在族學裡念書,不如讓他跟著去江南走一走,看一看,到江南的書院裡念書,增長見識、結交朋友。無論是為人處世上還是學業上,必然會有大的進步,對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唯一難辦的是趙元勛。他剛當上六品官,這是他一輩子的夢想。他絕對不會丟下官跟她去江南的。

除非他也一起調任到江南。

有吳懷寺在,也不是不能操作。

只是,她真的要這樣離開京城嗎?

以她現在的水平,會試的時候不說名次如何,起碼考中是沒問題的。

崔夫人請求她參加科舉時的情形還歷歷在目,她要為了躲避不會涉及到自身的風險而將崔夫人的這份殷殷期待拋之腦後嗎?

想著尚德長公主和崔夫人殫精竭慮地辦報紙,開紡織廠,趙如熙就猶豫了。

令她猶豫的另一個原因還有師父和師兄們。

今年冬天的,主要涉及邊關將士和傅家關係緊密的二、五皇子一派,對朝堂上其他官員的影響不大。

三位師兄和康延年師兄都在朝廷做官,這一場也波及不到他們身上,她不可能勸他們離開。

師父年紀大了,不宜勞累奔波;再者京城如有變動,他也會掂記著京城。有他在京裡,幾位師兄也多了一層保障。所以無論是從師兄們的角度,還是從她這邊的角度來說,她都不可能這時候勸師父和師兄們去江南。

她這時候去了江南,等明年的這個時候,她估計也沒辦法跑回京城來勸他們離開。

因此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現在去江南都不是好時機。

再者……

她抬起眼眸,看向蕭令衍。

蕭令衍好歹跟她是從現代一起穿越過來的,以前兩人雖然鬥嘴,但那不過是個樂趣。兩人不光沒有深仇大恨,反而結下了一種莫名的情誼。否則當初她也不可能下決心幫助蕭令衍。

今年冬天正是蕭令衍生死攸關的時刻,她真能呆在江南,安心過自己的小日子嗎?

蕭令衍見她看著自己,頓時挑眉,朝趙如熙展開一個魅惑眾生的笑容:「怎麼?放不下我?」

「滾蛋。」趙如熙將他伸到自己面前的腳踢了一下,「別自作多情。」

她斜睨他:「我只是想,鄉試考了解元,要是不參加會試。否則太辜負尚德長公主和崔夫人她們了。」

蕭令衍點點頭,滿含深意地望著她道:「不用解釋,我懂。」

「你懂個屁。」趙如熙忍不住爆粗口。

蕭令衍沒有頂嘴,忽然理了理衣襟,坐正了身子,正色道:「許熙,你在古代也到了議親年紀了。這兩天上門提親的人不少。在這裡除非是喪偶,否則想要單身一輩子是不存在的。對於這個問題,你是如何考慮的?」

趙如熙不知道他為何一下子轉移了話題,狐疑地打量了他兩眼,還是回道:「不急。我才十五歲,明年、後年再考慮也不遲。現在這點壓力,我還頂得住。」

蕭令衍咳嗽一聲,眼神飄忽,望著池塘的水面道:「要不,咱們湊合一下?」

不待趙如熙說話,他就急急解釋:「我不是說現在成親,只是定親,定親而已。在明年的那場政變塵埃落定之前,咱們不會成親。」

說到這裡,見趙如熙仍然狐疑地望著他,沒有立刻反駁,他才將目光轉回,看著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