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趙如熙道,「這些親事,通通拒絕。」

她定睛看向朱氏:「娘,我的親事你以後就不用操心了。我答應你,十七歲時會嫁出去,絕對不讓您太操心。」

她這麼一說,倒叫朱氏心裡不安起來。

她連忙道:「沒事沒事,娘就是問你一聲,並沒有強迫你定親的意思。十七歲如果沒尋到合意的人也不要緊,爹孃還捨不得你出嫁呢。你千萬別為了不讓我們操心,就隨便找個人嫁了。要是那樣,娘會一輩子不安心的。」

這話叫趙如熙十分心暖。

她挽住朱氏的胳膊,撒嬌似地在朱氏肩膀上蹭了蹭:「娘,您真好。」

朱氏拍拍趙如熙的胳膊,示意她坐下,道:「今天除了來提親的,你許家嬸嬸也過來了一趟,說你崇文哥定親了。」

「啊?」趙如熙聞言,又詫異又高興,問道,「是哪家?」

「是你七叔公的孫女。」

趙如熙有些意外。

她原先聽朱氏說過,趙家族人有人看上了許崇文,想要兩家結親。謝氏也有此意向。

但她萬沒想到看上許崇文的竟然是七叔公家。

這個七叔公就是趙家族學的先生之一。

他曾考中了同進士,也做過幾年小官。但他考上同進士時已經四十七歲了,身體不怎麼好。大約是性格原因,他做官那幾年仕途也不順,沒什麼升遷的機會。做了七、八年官後他乾脆辭官不做了,回來在族學裡上課。

他家家境雖跟綏平伯府比不了,卻也有兩三百畝田地,兩三個小鋪子,比許家強上許多。另外,跟趙如熙一同考上舉人的那位族兄,就是七叔公的孫子。

趙如熙實在沒想到七叔公家會看中許崇文。

畢竟兩家還是有些差距的。高門嫁女、低頭娶媳,是世人結親的一貫準則。現在七叔公家倒把女兒低嫁了。

朱氏道:「你嬸嬸說了。你七叔公是看中了許家一家的忠厚仁義、友善和睦;也看中了你崇文哥的勤奮聰慧、孝順懂事。」

「七叔公一家是個疼女兒的。」趙如熙感慨道,「也很有眼光。」

許家人口簡單,許永益和謝氏都是忠厚和善的人,不會虧待兒媳婦;許雪又懂事又能幹。許崇文性格極好,又勤奮懂事。

除此之外,七叔公作為許崇文的先生,想來也十分看好許崇文的前程,認為他下次參加鄉試是一定能考上。許家的買賣也做得極好,家境目前比不上七叔公家,但慢慢也會好起來的。

總之,七叔公家疼女兒,也看中了許家的潛力。

「七叔公的孫女多大了?品貌如何?」趙如熙又問道。

「比你大兩個月。品貌是極好的,你嬸嬸很喜歡。」朱氏道。

綏平伯府跟族人交往並不多。朱氏跟七叔公的孫女也就見過一次面。

但許永益和謝氏都不是糊塗人,不會為了跟七叔公結親而讓兒子娶一個品貌不行的人。想來這位趙姑娘是個不錯的姑娘。

「這樣挺好。成親之後,叔叔嬸嬸想買趙家族人的宅子就容易了。」趙如熙對這門親事很樂見其成。

許永益和謝氏賺了錢後,想在京城買個宅子,這對兒女的前程和生意都好。趙家族人也有空著的宅子出售。

只是這是族人聚居之地,一般都不允許賣給外人。為此,許永益提著禮物跟屋主去過族長家好幾次,都沒能達成心願。

對於這件事,趙元勛和朱氏也不好插手。畢竟他們得先顧著族人的情緒,不能偏幫許家。

現如今許崇文娶了七叔公的孫女,沒準買宅子的事能成。

朱氏點頭道:「是啊。能買是最好的。不過你叔叔嬸嬸也在附近打聽宅子。只是暫時沒有合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