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母子談心(第1/3頁)
章節報錯
蕭令衍走了,岑貴妃卻久久平靜不下來。
她不知道面對她的逼婚,小兒子竟然是這麼想的。
她失魂落魄地坐了下來,對自己心腹玉姑姑喃喃道:「他……他怎麼這麼想?」
玉姑姑是岑貴妃從岑家帶進來的心腹,比較敢說話。
她道:「五殿下的想法……也沒錯。」
岑貴妃抬起頭來,看著玉姑姑,目光有些茫然,似乎想等玉姑姑繼續往下說。
玉姑姑卻垂下了眼瞼,沒有再多說一個字。
她比岑貴妃年長五歲,當時立志自梳,不願意嫁人;又因為她頭腦聰明、做事理智,就被當成了岑貴妃的陪嫁丫鬟,一起進了宮。
在宮裡呆了二十年,她深知皇家人是什麼脾性。想要宮裡生存下去,第一要務就是學會閉上嘴。
她真要說,說出來的話必然不是蕭令譜喜歡聽的,也不符合岑家的意願。所以還不如不說,不給自己帶來危險。
見玉姑姑這樣,岑貴妃也冷靜下來,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將視線投向門外,望著那裡出了好一會兒地神,這才長嘆一口氣,道:「是我錯了,我沒考慮到小五的感受。」
作為母親,她哪有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的呢?兩個兒子裡,她更喜歡活潑開朗的小兒子,而不是少年老成的大兒子。
只是作為皇家人,兩兄弟裡只能有一個坐上那位位置;蕭令譜年紀比蕭令衍長,性格也更沉穩。在蕭令衍還懵懂無知、傻吃傻樂的時候,蕭令譜小小年紀就挑起了岑家壓在他肩頭的重擔。
可以這麼說,蕭令衍能有無憂無慮的童年和快樂的少年時期,都是蕭令譜在為他遮風擋雨。
皇家的父子不是父子,而是君臣。蕭圪有多個兒子,也不寵岑貴妃,他註定不能在蕭令衍的成長裡扮演一個嚴父的角色。
蕭令譜雖只比蕭令衍年長兩三歲,卻兄代父職,挑起了這個重擔。是他護著弟弟的安危,是他教導弟弟成長。
所以無論是岑貴妃還是岑家,以至於蕭令譜本人,都沒想到要把蕭令衍推上皇位。
不說誰的貢獻最大的問題。只一點,如果蕭令衍坐上了皇帝這個位置,蕭令譜這個一手把他帶大的兄長如何自處?
蕭令衍這一兩年的成長太快,他們見了也只是欣慰,覺得蕭令譜的奪嫡之爭又多了一份助力。他們根本就沒想過蕭令衍心裡會有別的想法。
「你讓人出去,把小五再給我叫進來。」她道。
她要問清楚蕭令衍的想法。
作為母親,她最不希望的就是兄弟兩殘。
蕭令衍出了岑貴妃的宮殿,也沒出宮,而是回了自己皇子所的住處。
他知道他那番話必然會在岑貴妃的心裡投下一塊巨石,岑貴妃一定會多想,也必然會再來找他。
他這次去邊關,也算是立了大功。蕭圪比以前更喜歡他了,時常叫他到御前,說說話聊聊天。這些以前可是三皇子蕭令恆的待遇。
他立了功,又得了父皇的青睞,他怕蕭令譜會多想。
他們兄弟現在不能有任何隔閡,這樣容易被人離間,生出事端;等以後他好不容易把蕭令譜扶上了皇位,他的日子也不好過。
還不如直接把話給說開了。
可是無緣無故說這話,也不妥當。因此他乾脆借著岑貴妃給他張羅親事的契機,把話挑明,好讓大家都放寬心。
他發這麼一通脾氣,再把想法說清楚,想來蕭令譜和岑貴妃心裡所有的想法都會煙消雲散,剩下的就只是心疼和感動。
為了以後他跟趙如熙的幸福生活,他必須得在這些親人身上用些心計。皇家不比普通人家,至親的父子、母子、兄弟之間,甚少溫情,手段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