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氏愣了一愣:「買、買人?」

「對啊。」趙如熙點頭,「您買了人,身契在您手上,除非做逃奴,否則他們的生死都捏在您手裡。他們與你們利益一致、休慼相關。你們過得好了,他們的日子也會好;你們過得不好,要不他們過得更差,要不就只能被你們再賣出去。所以奴僕比任何親戚都要可信。當然,你買人的時候也要甄別,得看人品。」

「可、可買了人,住哪兒?」謝氏道。

不怪她見識淺,實在是生意發展得太快,他們還停留在莊戶人家或小商販的思維上,忽然就要做涉及到整個縣甚至整個京城的生意,一下子沒法適應,也轉不過彎來。

另一個,許家現在這個宅子,在他們的認知裡還是屬於趙如熙的呢,他們只是暫時拿來用用。宅子小,住他們一家四口就合適了。買人?買奴僕的人錢倒是夠,可買回來後,如何安排他們的吃住?

所以許永益和謝氏根本就沒往這處想。兩人總在請不請村裡人品好的親戚來幫助這個問題上糾結。

「家裡現在有多少銀錢了?」趙如熙問道。

「你等等。」謝氏就想起身去拿錢匣子。

趙如熙按住她的手:「我只想了解一下,您只告訴我這段時間賺了多少錢就行。我那份不用另算出來,我只需要一個總數。」

許永益本都有記帳的習慣。再加上這生意是跟趙如熙合夥的,所以他把帳記得清清楚楚。而謝氏最大的樂趣就是每天晚上臨睡前聽丈夫報數,看看自家又賺了多少錢了。

因此趙如熙這一問,她就清楚明白地報了一個數字:「一百三十六兩多。」

說著這個數字,她的臉上就露出笑容來。

按分成,她們能分到八十一兩銀子。而八十一兩,能買她們現在住的這個院子了。

半個多月,就能賺縣城的一個宅子,她跟丈夫真是做夢都要笑醒。

要是京城那邊的生意鋪開,一個月能賺多少?她真是想都不敢想。

趙如熙點點頭,站了起來:「嬸,書城馬上就要上課了,我跟許雪回去了。京城那邊的生意和買人的事,您且等我兩日。等我想清楚了就讓許雪捎話給您和叔叔。」

「好。」謝氏雖然不捨,卻也知道書院中午歇息的時間很少,趙如熙能來這一趟不容易,也不敢再留,送了她們出門。

回到書院分開前,許雪道:「姐,我已經寫好了一個話本子,下課時我拿給你看。」

「好。」趙如熙笑著跟她揮了揮手,進了北院。

這段時間她請假,四書五經的夫子們留了不少作業,趙如熙需要完成,就不去丁班聽下午的課了。而且她也做出了選擇,有些課打算放棄。甚至她還有下午外出做事,不在書院裡呆著的想法。

不過所有的這些,都得建立在她明日考試成績優異的前提下。否則以崔夫人的嚴格,估計是不會應允她這種過份的要求。

下午放了學,趙如熙在教舍裡收拾東西,就看到崔夫人領著一個三十來歲的婦人走進了教舍。

「這是宋媽媽,康先生家的世僕。」崔夫人先給趙如熙介紹。

宋媽媽給趙如熙行了一禮,笑道:「老太爺特地派奴婢來侍候姑娘的。」

趙如熙有些懵,不明白她那新認的師父是個什麼意思,不由看向了崔夫人。

崔夫人卻是一如既往地板著一張臉,並沒有替康時霖解釋的意思。

趙如熙只得朝宋媽媽笑道:「好的。我把東西收拾好就隨你出去。」

兩人跟崔夫人告辭,宋媽媽才道:「老太爺不好隨意進出書院,便讓老奴過來接姑娘。康家有座三進的宅子在縣裡,老太爺說先用著做畫院。要是姑娘覺得不方便,再在書院附近尋一處,也免得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