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方的精神很好,聽到皇帝的命令之後,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彩。

“陛下請放心,末將一定橫掃中亞,跟白起將軍一起飲馬裡海,將毛熊在中亞地區的勢力一掃而空!”

林千羽見對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十分高興的說道:

“那麼,朕就在長安靜候佳音了!”

8月15日,十五萬漢軍兵分三路出兵征討哥薩克和毛熊。

西北地區這支軍隊是主力,規模達到了八萬,由左宗棠統領。

他們於8月15日出發,23日抵達伊塞克湖,在這裡擊潰了一支當地的毛熊扈從軍之後,繼續向北進軍,於8月29日抵達巴爾喀什湖。

駐守在加拉干達的俄軍聽聞這個訊息之後,立刻派軍南下,試圖摸清楚漢軍的情況,並且阻擋住他們前進。

中亞地區地廣人稀,有大片的草原,所以這裡的俄軍大部分都是騎兵。

騎兵們來去如風,既可以正面衝陣,也可以側邊襲擾,哪怕是打不過,也可以利用自己的速度撤退。

所以哪怕漢軍的人數很多,駐守在這裡的俄軍只有一萬多人,他們也絲毫不懼。

畢竟,在這樣寬闊的草原上,要消滅這一萬多人的騎兵,對方至少要出動三倍以上的騎兵才行。

不過,以他們對漢軍的瞭解,這支軍隊似乎並不是很重視騎兵,除了從漠北草原那邊招募到的少數騎兵之外,他們的麾下並沒有多少騎兵。

因此,這支俄軍就更加有恃無恐,不僅不覺得自己處境危險,反而還認為這是建功立業的好時機!

只是,毛熊人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一次,他們遇到了自己的天敵和剋星。

這一萬毛熊騎兵,註定是有去無回了!

左宗棠不是第一次跟毛熊人打交道了,所以對於毛熊人的囂張和狂妄非常瞭解。

不過左宗棠完全沒把毛熊人這一萬騎兵放在眼裡!

左宗棠此行的目的是將毛熊在中亞的地盤全部拿下,並且調動頓河軍團南下支援,好在中亞這裡擊潰對方,掃清漢軍挺進裡海和鄂畢河的最後障礙。

於是,他沒有理會這支毛熊的騎兵,在攻克了巴爾喀什湖邊上的重鎮巴爾喀什之後,立刻分兵三路,一路向南進攻塔什干、杜尚別,一直打到日不落在南亞的殖民地和波斯人的邊界地區為止。

第二路向西進軍,進攻努庫斯和阿珂套,目的是橫掃整個中亞,一直打到裡海邊上,跟高加索地區隔海相望為止。

第三路左宗棠親自率領,準備沿著加拉干達、努爾蘇丹、鄂木斯克進軍,跟從漠北地區進軍的白起軍團匯合,在鄂畢河南岸對毛熊的頓河軍團形成兩面包夾芝勢,將其一網打盡!

至於加拉干達的這支毛熊騎兵,說實話,左宗棠完全沒放在眼裡。

或許在這之前,這支騎兵對漢軍還能算是一種威脅,但是現在,在漢軍配備了大量的卡車、機槍和鐵絲網之後,這支部隊就完全不是問題了!

他們自己衝上來那反倒是好事,正好省去了漢軍到處去找他們的麻煩!

漢軍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調動,自然逃不過毛熊人的眼睛。

在發現漢軍將自己的兵力一分為三,導致他們面前的這支軍隊人數只有區區兩萬人之後。

毛熊人心中最後一絲顧慮也徹底消失了!

“呵呵,區區兩萬步兵,根本不足為慮,若是我們能在頓河軍團抵達之前將他們幹掉的話,那我們勢必會成為整個毛熊的英雄,到時候大家都能加官進爵了!”

“要是咱們打得好的話,說不定封個候什麼的,也不是什麼難事!”

對於這群常駐中亞的毛熊人而言,中亞這種雞不生蛋,鳥不拉屎的地方他們實在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