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直達同步軌道的太空電梯好似一把向外撐開的傘。一邊是貫穿平流層中轉站,直達地面的狹長“纜繩”,而另一邊則是車輪狀的空間站,作為外層軌道生活、工作空間的同時,也作為將太空電梯重心控制在同步軌道上的“平衡錘”。
定海神針號太空電梯,
“石墨烯軌道承受拉力的本領比承受壓力的本領大得多,比起被自身重力拉斷,軌道被自重壓垮的風險更大。為了避免太空電梯被自身重量壓垮,我們的工程師想出了一個主意,從同步軌道的空間站上垂下三萬六千公里長的纜繩,直達地面。而在纜繩的另一頭,則設計有車輪狀的“平衡錘”。重心在空間站後方的平衡錘以恆定的速度同軸轉動,透過離心作用給‘纜繩’施加向外的拉力,避免我們的軌道承受自重的壓力!”
“與此同時,車輪狀的平衡錘本身也將作為空間站的一部分,為空間站提供額外的生活、工作空間!”
說到這裡,克爾溫的臉上浮現了一絲由衷的自豪。
如果放在一年前,石墨烯材料還沒有出現突破之前,提出這樣的設計理念無疑會被嘲笑成痴人說夢。就好像1970年美國物理學家皮爾森提出太空電梯的概念時,同行和媒體紛紛對他提出了不友善的建議——“改行寫科幻小說去吧”。
然而放在今天,“平衡錘”的設計必將成為日後太空電梯的建造標準,而他克爾溫也將因為這個設計,成為地球文明星際時代的奠基人之一!
他確實有自豪的資本。
雖然未來太空電梯同樣有類似“平衡錘”的結構,但江晨向航天科技中心提供的資料中對具體的設計方案卻是隻字未提,從末世那邊帶來的僅僅是建造太空電梯所需的前置技術以及那個電梯基座。
“工程成本大概多少?”
提到成本,克爾溫的表情有些尷尬了。這太空電梯什麼都好,就是造價有點不親民。為東京市修建“天空樹”的日本大林建築公司宣佈過的“2050太空電梯建造計劃”,工程造價預估95億,幾乎是他報價的十二分之一。
當然,前者只是開口隨便扯也是原因之一。
“從軌道到空間站,工程總造價……預估是一千兩百億美元。”
“沒問題,資金上我會想辦法,未來人重工那邊會配合你們調整產能。明天開始動工,能做到嗎?”
江晨的反應卻是出乎了克爾溫的預料,別說是猶豫,在批准開工的時候,這位董事長先生連眼睛都沒眨一下。這尼瑪不是一千兩百美元,可是一千兩百億啊!
克爾溫震驚地呆愣在了那裡,一時間失去了言語。
“還有什麼問題嗎?”見自己的部下不說話,江晨疑惑地問道。
江晨的問話頓時讓克爾溫回過了神來,只見他就像是打了雞血似得立正站好,滿臉激動地大聲道。
“不!沒有任何問題!保證完成任務!”
雖然不清楚他為何會突然反應這麼激動,但見到自己的部下如此有幹勁,江晨自然是非常高興,當即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那就快去!”(未完待續。)
第七百九十七章 外籍兵團
一千兩百億,對未來人集團絕對不是個小數目。
但如果這兩千億是用來鍛造這通往宇宙的鑰匙,那麼它也僅僅只是個數字罷了。
等太空電梯建好之後,別說是兩千億了,未來人集團往後的貨幣結算還用不用美元都是個問題。地球航天業將完成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飛躍,進入外層空間的成本甚至將低於民航客機,原本不切實際的太空採礦也將變成現實,對於地球文明的改變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
而實現這一切,才一千兩百億張紙片而已。
從航天科技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