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格言“無法得到渴望的東西時,就珍惜現在擁有”。“滿足才是賢者之基”,如何才有人類的安定,這樣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態度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

人類應該控制自己的私慾,要有知足、與他人共享的寬容之心、或者給予他人、滿足他人的體諒之心,儘管也許有人認為說得太好聽,也許有人說這是不可能的事,但我相信這樣的思維方式一定能夠拯救日本,更廣一點說能夠拯救地球。

需要強調一點的是,知足的生活態度絕對不是滿足現狀、不進行任何新的嘗試或停滯不前碌碌無為。那經濟情況來做比喻,雖然GDP總值沒有變化,而內涵或者產業結構本身不斷髮生改變。也就是陳舊的產業不斷消亡,新的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這是因為人類的智慧使新生事物不斷湧現,健全的新陳代謝不斷交替進行,人與社會都充滿活力和創造性。

如果能夠達到這樣的狀態,那麼我們不就能從成長走向成熟,從競爭走向共存,實現夢寐以求的願景,走上協調發展之路嗎?

甚至,也許利他之德將催生新的社會文明。今天人們的願望是生活更輕鬆、食用更美味、賺錢更多的錢財。在新的時代,讓對方過的更好,讓他人更幸福,基於同情心或“愛”的利他文明之花一定能夠盛開不敗。這將是怎樣一種和諧美好的社會生活形態,我不得而知。也許這一切都好像海市蜃樓一般,只不過是我個人的主觀願望而已。

但是,我重複講到,為實現這些所作的努力比實現本身更加重要。這樣度過的每一天將砥礪我們的心智。如此這般,我們的心靈將更加高尚,到達“知足”“利他”社會的路程就不遠了。

第五章 與宇宙和諧相處

支配人生的兩股神秘力量

人生受“看不見的手”的駕馭。而且,“看不見的手”有兩隻。

第一隻手是命運。人們帶著各自的命運來到世上,而且在不知命運如何的情況下被命運牽引或催促著度過一生。也許有人持有不同觀點,但我認為命運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人確實受某種力量支配著,它不受個人的意志或思想所左右。它不顧人類的喜怒哀樂,像奔流不息的大河,貫穿著我們的一生,一刻也不停地把我們帶向大海。

那麼,人類在命運面前無能為力嗎?並非如此。因為,還有另一隻手從根本上掌管人生的無形巨手,即“因果報應得法則”。

簡而言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謂善因產生善果,惡因產生惡果,這是原因和結果直接相關的簡單明快的“陳規”。

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切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它不是別的,就是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所有這些思想和行為成為原因,產生結果。你現在在想什麼,在做什麼,這些都是原因,必然導致某種結果。而且,對這個結果的反應又轉變成為下一個結果的原因,因果定律無限的迴圈又是支配我們人生的天意。

在第一章我論述了“內心不渴望的東西就不可能靠近自己”,即人生如其心中所想,何也是基於因果報應法則的。因為我們的所思、所做都成為種子,帶來相應得現實結果。

另外,在第三章,我強調了磨礪、提高心智的重要性,這也是根據因果定律、高尚的善心必將帶來美好的人生。

命運和因果定律,這兩大原理支配著每一個人的人生。命運是經線,因果報應則是緯線,經線和緯線織成我們人生這塊布。

人生並不能完全被命運所控制,是因為因果定律的力量在發揮作用。但是,另一方方面,善行不一定帶來善果是因為命運的干擾。

重要的是,因果報應法則的力量比命運稍微強大一些。掌握人生這兩個力量之間也存在力學關係,因果定律的力量略微超過命運的力量。所以,即使是與生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