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建國大業(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決定了要舉行開國大典之後,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終於塵埃落定,然而後續還有諸多關鍵環節亟待落實。
其中最為緊迫的莫過於敲定大典舉行的確切日期並緊鑼密鼓地推進各項籌備事宜。
圍繞著這個核心議題,各方代表展開了一場激烈而深入的爭論與探討。
大家各抒己見、群策群力,從政治、歷史、文化等多個維度權衡利弊。
有人提議選擇某個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日子;也有人認為應當考慮天氣因素以確保活動能夠順利進行;更有甚者提出要結合傳統曆法中的吉祥時辰來增添喜慶氛圍。
經過數輪反覆研討,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將開國大典的盛大慶典定於農曆的二月初二——那個傳說中“龍抬頭”的良辰吉日。
在古老的民間信仰裡,二月二象徵著萬物復甦、巨龍騰飛,寓意著新政權如旭日東昇般蓬勃興起,充滿無限希望與活力。
當日子一經確定,整個籌備工作便迅速進入緊張有序的狀態。各個部門按照既定的分工安排緊密協作,有條不紊地展開一系列繁雜而重要的準備事項。
禮部全力策劃如何向全國人民傳遞這一振奮人心的訊息,營造熱烈歡騰的社會輿論環境。並組織相關人員,夜以繼日地排練精彩節目,力求在大典當日呈上一臺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
戶部後勤保障團隊則精心組織物資調配、場地佈置以及人員接待等瑣碎卻至關重要的工作。
刑部的人,則加大了社會治安的掌控,全力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和祥和。
工部的人,在黃倫的規劃下,則加緊了工業基礎性的佈局。織布機已製造出來了,將織布的效率提高了約30倍,冶金工藝有了大幅的提升,蒸汽機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進展……
所有人都懷著滿腔熱忱投入到這場偉大盛事的籌備之中,只為迎接那歷史性一刻的到來。
黃倫和代永安,主要負責閱兵式的相關工作。整個開國大典及閱兵式的安全保衛工作,分成四個工作小組,分別由周楷雲、範偉明、宋宗澤和蔣坤負責。
其它方面的籌備工作,則由政務院總理沈有明負責,副總理裴濟民、範鴻軒、劉吉祥、劉宇豪協助。
……
大約歷經三個多月緊鑼密鼓、馬不停蹄地籌備工作後,在那片剛剛建立起來的“南洋聯盟共和國”的廣袤土地之上,終於盼來了充滿喜慶與祥和氛圍的農曆新年。
要知道,這可是全體國民舉家南遷到南洋,併成功建立起屬於自己國家後的首個新年啊!其熱鬧程度可想而知,簡直超乎想象。
在這個嶄新的國度裡,每一座新興崛起的城市都散發著勃勃生機;縱橫交錯的街道寬敞而整潔,兩旁矗立著一排排整齊美觀的新房子;家家戶戶門前高掛著大紅燈籠,猶如點點繁星般璀璨奪目;門框兩側張貼著一幅幅寓意吉祥如意的新春對聯,墨香四溢,傳遞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和祝福。
這裡的一切都是全新的,正應了那句古語:“永珍更新,一元復始。”
彷彿所有陳舊的事物都已被拋諸腦後,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的景象。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滿足的笑容,心中滿懷著對未來無限美好的憧憬。
除夕夜,夜幕剛剛降臨,整個城市便被璀璨奪目的煙花照亮,一聲聲震耳欲聾的爆竹聲響徹雲霄。
家家戶戶張燈結綵,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紛紛走出家門,點燃那象徵著吉祥如意的煙花爆竹。
一時間,天空中火樹銀花,五彩斑斕,如夢幻般美麗。孩子們興奮地尖叫著,追逐著綻放的煙花,大人們則圍坐在一起,一邊欣賞這絢麗的景象,一邊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