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每個行動過程同步協調,確定能夠最好的完成任務的行動過程,並基於此進行細緻而充分的準備,至於下屬單位和指揮們則是根據命令來推動決策。

正如德國人一般,邊防軍參謀部不厭其煩的制定著如劇本般精確甚至於死板的作戰計劃,實際上是源自於對邊防軍的現實………前線作戰部隊沒有足夠的素質優秀的指揮官,尤其是經驗豐富的高階軍官。這個現實問題迫使邊防軍從建立直到現在,只能將所屬的作戰單位變成像一部龐大的鐘表的各個齒輪一樣精確地完成自己的任務,不容有一點疏忽。以此詳細的作戰計劃來保障邊防軍的戰鬥力,將邊防軍基層部隊變成一個細化到每個細節的作戰方案的執行機構。

“精細而詳盡的作戰計劃是邊防軍的戰鬥力的根本保障。”

在參謀部這個集中了中國最優秀的軍官的大腦指揮下,邊防軍像是鐘錶的內各個零件一般,完美的執行著。但也正因為如此,邊防軍變得的刻板而機械起來,甚至於在一些方案中出現了一廂情願、不知變通的影子!

就像現在參謀部所有的參謀人員都認定西北永遠不會遭到來自國內的任何軍事力量的進攻,強大的邊防軍的存在威懾著國內的軍事力,他們絕不敢主動挑釁西北,他們不配作為西北軍的敵人。參謀部地所有人都堅信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他們制定了一個又一個進攻關內各省的作戰方案,但卻從沒有制定任何一個防禦計劃。西北絕不會遭到關內各省的進攻,每一個人都百分之百的相信這一點。但是現在西軍以一支奇兵直逼到西北地家門品,等於在邊防軍習慣的一廂情願、自以為是的臉上狠狠的抽了一個耳光。

沉默,作戰室內的參謀們此時全部沉默不語,而作為參謀長的王公亮聽到司馬地話後。只覺得臉上如火辣辣的,想到那些被屠殺的老百姓心情地強烈地負罪感讓王公亮幾乎感覺到窒息,他們或許不是西北的民眾,但是他們仍然是無辜的同胞,而且是因為西北而遭到慘絕人寰的屠殺。

“主任,參謀部已經命令包頭鋼鐵企業聯合體立即動員的一級武裝工人部隊。調到全部車輛火速將其投送至河套地區,同時命令河套地區動員集團當地全部民團,沿村構建簡易防禦工事。同時已將歸綏守備團調至包頭。加強當地防禦。”

看著作戰室內的滿面赤紅的參謀人員。蔡鍔開口為大家解圍,這個時候不是追究責任地時候,最重要地是必須要保證河套一帶的安全,儘量增強當地地防禦力量。

“這些還不夠,命令一一六團立即切斷西軍後路,歸綏守備團前往河套增援一一六團,絕不能放過任何一個西軍匪兵。把我的命令傳給每一個部隊。這一戰我們不要戰俘,邊防軍絕不接受任何馬家軍部隊地投降。命令駐新疆部隊立即派出兩個師的兵力全力進攻甘肅,一個星期後。我要鐵血旗在河州升起來!但凡馬家軍的官兵一率無需審判就地處決,記住我們可以接受任何一支軍隊的投降,但惟獨不接受這支匪軍的投降!因為他們殺死了西北上千無辜的民眾,他們欠下的血債必須要償還!他們是國民的公敵!除了死亡之外其它的沒有任何選擇!”

思考了幾秒鐘後,司馬面無表情的說道。絕不能接受他們的投降,這一次必須要用馬家軍的血去告訴全中國,任何屠殺普通民眾的軍隊都只有死路一條,絕不能放過任何一個人,無論他是否直接參與對那些無辜民眾的屠殺,因為他們同樣是幫兇。

西軍之所以沿路屠盡路過的村莊,原因是為了以保密以達到奇襲西北的作戰目的,那些民眾或許不是西北的公民,但是他們是因西北而死,西北自然有義務為他們復仇。即便是任何普通民眾被軍閥屠殺,西北同樣也有義務主持正義。

“記住!絕不放過一個人!還有命令部隊進佔甘肅後,沒收馬家軍官兵家族全部財產,用於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