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燕京電影學院當年參與招生的表演系、導演系、攝影系、美術系、錄音系五個系一共錄取了159人,報錄比將近40:1,真可謂是優中選優,“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七八年的學校也不是在北三環的薊門橋,而是在五環外遠郊區的昌平沙河的朱辛莊。

七八年燕京電影學院大咖雲集,出了一批在電影界舉足輕重的名師大家。

表演繫有周李京、謝遠、張峰毅、張鐵嶺、沈單萍、方書、劉嘉、程國興、汪躍、催心勤等人。

導演繫有程凱歌、田狀狀、李紹紅、胡梅等人。

攝影繫有張一謀、顧廠衛、張會君等人。

這些人,往後在各自的領域之內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了中國電影界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想想以後和這些人在一所學校讀書甚至同窗,張秋瑞想想都有些激動。

時間緩緩過去,很快就來到了八月底了。

張明琪、王石、周潭中考之後,錄取通知書也下來了,八月三十號那日,他們四人外加家中的父母,拎著大包小包送著他們上星城育才高中。

等來到育才高中,校內已經有不少家長帶著自家的小孩前去報到交學費,之後前去宿舍。

張秋瑞特招入讀,學費什麼都不用交,只要第一個學期期末考試總分能夠達到朱校長所說的分數,下學期繼續全免,反之則需要交。

這個年代的宿舍都很簡陋,十人一間,並沒有獨立的衛生間,都是大大澡堂子,條件雖然艱苦,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對新生活的期待與憧憬。

“秋瑞、明琪我們回去了。其他我也沒有什麼交代的,有什麼事情你們找老師。”謝林隨著來到星城育才高中了,她給小姑子和大侄女收拾了一下床鋪後,見時間不早了之後,交代了幾句便和張文富和張文民兩人回沙縣去了。

小姑子有錢又懂事,又有主意的人,大侄女更是細心周到,比大人還像大人的,似乎也沒有什麼好交代的,只是小姑子和大侄女一下子就離開他們許久的時間,這讓謝林有些不捨。

家裡頭以後少了她們兩人,總感覺是少了些什麼。

“二嫂,你放心,我和明琪會照顧好自己的。”張秋瑞似乎看出自己二嫂的不捨,她笑著寬慰。

:()七零年代致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