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房間內,緊張的氣氛幾乎凝固。

幾個異域打扮的人臉色陰沉,他們原本的計劃被發現,如同被一把利刃刺破了精心編織的網。

粗獷男子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燭臺上的火焰搖曳不定,“該死!是誰走漏了風聲?”低沉的聲音再次響起,“現在追究責任已經無濟於事,當務之急是想辦法補救。”

與此同時,鄭逸正忙得不可開交。

為了籌備小型文化交流活動,他親自走訪民間,尋找技藝精湛的藝人。

長安城的街道上,他的身影時隱時現,汗水浸溼了衣衫也渾然不覺。

他與皮影戲藝人促膝長談,眼神中閃爍著對文化交流的熱忱;他向舞獅隊的師傅虛心請教,認真聆聽每一個動作要領。

他相信,只有將最原汁原味的民間藝術展現出來,才能真正打動人心,打破文化隔閡。

然而,陳文化保守者豈會坐視不管?

他們陰險的笑容在昏暗的角落裡蔓延,如同毒蛇吐信般令人不寒而慄。

謠言如同野草般在長安城迅速滋生,說鄭逸王子崇洋媚外,要引進蠻夷之風敗壞大唐文化。

原本對文化交流充滿期待的民眾開始議論紛紛,疑惑和不安的情緒在人群中蔓延。

鄭逸的處境,變得愈發艱難。

“王爺,現在外面流言四起,百姓們都被蠱惑了,這文化交流活動恐怕……”王禮部官員憂心忡忡地勸諫道。

鄭逸望著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眼神堅定,“越是如此,我們越要堅持下去!文化交流,勢在必行!”他停頓片刻,嘴角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更何況,我還留了一手……”

長安街頭,陽光透過樹梢灑下斑駁的光影,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槐花香。

幾個身著布衣的年輕人,正站在人群中慷慨激昂地陳述著。

他們手舞足蹈,臉龐因激動而漲紅,唾沫星子也顧不得擦拭,口中不斷蹦出“兼收幷蓄”、“博採眾長”等詞語。

“諸位鄉親,我大唐乃天朝上國,何懼他國文化?正如聖賢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國文化亦有可取之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方能使我大唐更加繁榮昌盛!”一位書生模樣的年輕人,揮舞著手中的紙扇,引經據典,字字鏗鏘有力。

“是啊,是啊!閉關鎖國,只會使我大唐落後於人,唯有海納百川,方能成就盛世!”一位身穿粗布麻衣的漢子也跟著附和道,他雖不識得幾個大字,卻也用自己的理解,將文化交流的好處娓娓道來。

人群中,原本議論紛紛的聲音逐漸減小,取而代之的是若有所思的神情。

一些原本對文化交流抱有偏見的人,也開始認真傾聽,眼神中帶著一絲疑惑和好奇。

鄭逸站在遠處,看著這群自發站出來為他辯解的民間文化愛好者,嘴角不自覺地揚起一抹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這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陣清風拂過,帶來一絲涼意。

鄭逸感覺肩膀被人輕輕一碰,轉頭一看,夏婉正笑盈盈地望著他,她的“逸哥哥,你真是太厲害了!這些人,竟然都被你說動了!”她一邊說著,一邊湊近了鄭逸,身子幾乎貼在他身上,一股淡淡的幽香鑽入鼻尖,讓鄭逸的心跳不由得加速了幾分。

他感受著夏婉身上傳來的溫暖,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柔情,嘴角也勾起一抹寵溺的笑容,眼底泛著點點星光。

就在兩人沉浸在甜蜜的氛圍中時,一位面容黝黑,衣衫襤褸的男子分開人群,跌跌撞撞地走了過來,他眼神中帶著一絲猶豫和掙扎,對著鄭逸支支吾吾地說:“王…王爺,我…我……”

男子名叫孫二,是長安城裡有名的皮影戲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