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逸拿著文獻,眼睛緊緊盯著上面的文字,眉頭時而輕皺,時而舒展,面容沉穩得如同靜謐的深湖。

周圍年輕的學者們雖有些緊張,但目光始終鎖定鄭逸,眼神中滿是信任,彷彿只要有他在,任何難題都能迎刃而解。

經過一番仔細研究,鄭逸心中有了底。

大型學術研討會上,他站在高臺之上,身姿挺拔,眼神堅定明亮。

鄭逸開始慷慨激昂地闡述自己的觀點,聲音洪亮有力,猶如洪鐘大呂。

他旁徵博引,將歷史典故、其他古籍中的相關論述信手拈來,指出陳傳統學者對文獻的理解存在偏差。

臺下的學者們起初還有些疑惑,漸漸面露恍然之色,看向鄭逸的眼神滿是欽佩,彷彿他是那驅散迷霧的明燈。

鄭逸的話語如同一把犀利的劍,徹底斬斷了陳傳統學者的發難。

陳傳統學者的臉一陣紅一陣白,他張了張嘴,卻什麼也說不出來。

鄭逸在這場學術辯論中大獲全勝,臺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鄭逸走下高臺,年輕學者們簇擁著他,興奮地談論著剛剛的精彩。

他只是淡淡一笑,目光卻看向那還未整理完的典籍。

這時,李年輕學者來到他身邊,輕聲說:“鄭公子,這一遭過後,再無阻礙了吧?”鄭逸微微點頭,目光中透著堅定,可他的手卻不自覺地握緊,似是在等待著什麼。

鄭逸小心翼翼地捧著第十部整理完畢的典籍,如同捧著珍貴的稀世珍寶,緩步走上高臺。

厚重的典籍在他手中彷彿散發著金色的光芒,映照著他臉上抑制不住的自豪與喜悅。

這第十部,也是最後一部,它的完成,標誌著鄭逸達成了自己定下的目標,也象徵著他在唐朝學術界樹立了一座新的豐碑。

他輕輕地將典籍放置在早已準備好的展臺上,深吸一口氣,挺直了身軀,目光掃過臺下黑壓壓的人群,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成了!”鄭逸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會場。

臺下頓時一片沸騰,年輕的學者們歡呼雀躍,掌聲雷動,如同潮水般湧向高臺。

他們眼中的敬佩和讚賞毫不掩飾,彷彿鄭逸就是那照亮學術道路的耀眼星辰。

超過三分之一的年輕學者激動地站起身來,向鄭逸投以崇敬的目光,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

鄭逸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尋,最終定格在一個熟悉的身影上。

夏婉站在人群中,眼眶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她用力地鼓掌,臉上洋溢著驕傲的笑容,彷彿這榮耀屬於她自己一般。

鄭逸的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緩緩走下高臺,徑直走向夏婉。

夏婉快步迎上前,眼中滿是柔情,她張開雙臂,緊緊地擁抱著鄭逸。

鄭逸也緊緊地抱著她,感受著彼此的體溫,感受著這來之不易的成功帶來的喜悅。

這一刻,彷彿時間都靜止了,只有他們兩人,沉浸在這甜蜜的擁抱中。

“逸,我為你驕傲。”夏婉的聲音有些哽咽,卻充滿了力量。

鄭逸輕輕地撫摸著夏婉的秀髮,在她耳邊輕聲說道:“婉兒,謝謝你一直陪伴著我。”

兩人相擁的畫面,定格在眾人眼中,成為一幅美好的畫卷。

“鄭公子,您看……”孫藏書樓管理員的聲音打破了這片刻的寧靜,他指著遠處走來的一群人,神情有些複雜,“吏部尚書,還有幾位大人……”

鄭逸的整理成果不僅得到了年輕學者的熱烈擁戴,也讓一些傳統學者開始重新審視他的能力。

陳傳統學者的臉色雖然依舊難看,但周圍卻有幾個傳統學者面帶笑容,緩緩向鄭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