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還未查個水落石出,那便驚擾了公主,那便是妾身的罪過了。”
“哦?原來這件事還未水落石出?可我怎麼覺著四兒媳婦已經言之鑿鑿,有十足把握了呢?”
文昌大長公主的口吻比往日還嚴厲許多,是以端王妃在一旁沉默不語。她瞭解自己母親的脾性,雖然平日不會輕易動怒,但一旦發怒了卻是不會輕易罷休,後果很嚴重。
曹氏的臉色微微一白,但依舊低聲抗辯著:“妾身是查到了有一些眉目了,所以這才抓了這個賤婢來審問,本來想審出個大概才通知五姑娘,沒承想五姑娘訊息這般靈通,卻是自己跑來要人了。”
惜夏在一旁看著,心裡感嘆這曹氏的修為還真是高,睜眼說瞎話的能力這般強。被她這麼一說,好像自己好心地審問落秋,想要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原本這樣一件小事卻給傅採蘊跑過來鬧大了,而自己不過是一片好意罷了。
她還當所有人都像端王妃這般好糊弄呢。
“事到如今,你還要狡辯!”文昌大長公主顯然已經怒火中燒,她陡然提高音量,嚇得曹氏立馬閉上了嘴。文昌大長公主既是公主又是婆母,無論哪個身份都能完全壓制住曹氏。
見此情狀,端王妃不得不開口勸道:“娘,別為了這麼些瑣碎事氣壞了身子。”
端王妃雖然與曹氏親近,也相信她的話,但此時也不免生了疑慮,難道文昌大長公主真的對傅採蘊這般相信,溺愛至此?其實對於傅採蘊的婢子的事,端王妃也是一知半解。但因為這件事是曹氏操辦的,她說什麼端王妃也跟著信了。反正她已然形成了一種傅採蘊表裡不一的印象,她的婢子犯了事,不過是加深了端王妃的印象罷了。
現在看來,事情似乎並非這麼簡單。
她雖然相信了曹氏,但也是個明理的,是非曲折她在心裡也默默計量著。正是因為她明大義懂禮法,才得到端王與董太妃的敬重,才在封地過得順風順水。
可能是這優厚的王妃生活,已經讓她的內心有些矇蔽了,難道她已經開始不辨是非?
“瑣碎事?這怎麼算是瑣碎事!她不僅是要了人家姑娘家的命,還要毀了蘊兒的名譽!”文昌大長公主重重地將手中的茶盞狠狠地砸在地上。白瓷碎了一地,卻沒有人有閒情去在意。“你與蘊兒不對頭,也不是一日兩日的事了。難道你真當我什麼都不知道了麼!下藥的事,蘊兒為了儲存你的名聲也同時為了儲存國公府的名聲,沒有宣揚出去一個字兒。倒是你,都多大的一個人了還跟一個小姑娘計較!”
曹氏聽著聽著,臉色已然蒼白如紙。她“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公主,妾身知道錯了!”
作者有話要說:
☆、峰迴路轉
文昌大長公主見曹氏跪倒在地,竟是絲毫也不動容。這麼愚蠢的女人,只讓她跪下倒是便宜了她!傅卓琛與傅採蘊對曹氏的暗示,還有她對曹氏的處罰,文昌大長公主以為曹氏已經知道錯了,往後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了。誰知她竟然還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這種恃著自己有幾分小聰明以為自己有多麼不可一世,仗著一點小聰明就想在後宅興風作浪之人,文昌大長公主最是不齒。
也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自己犯下了這麼多的事,還這麼不知好歹,非逼著人將所有的醜事抖出,這才後悔莫及!
如若曹氏不是鬧的這麼一出,想要將傅採蘊的貼身近婢往死了整,順帶弄點罪名到傅採蘊身上讓她不得安生,文昌大長公主還真的不打算來給她秋後算賬。她確實是個好顏面的人,希望英國公府能夠一派和睦,和和美美,各房都安分守己,弟兄團結,孝悌忠義,一心為國,文昌大長公主就別無所求了。
要壞一個家族的名聲很容易,但要重振名聲卻非易事。英國公府的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