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各種戰機的有效裝備,訂單很快就透過總裝備部下達到了‘瑪卡科技’。

可以說,透過‘飛鷹戰機’這個專案,‘智慧實驗室’倒反是獲得了比‘瑪卡動力’更大的一筆訂單,成為了這筆軍購的最大贏家!

當然了。有喜就有憂,‘智慧實驗室’和‘瑪卡動力’意氣風發地獲得了軍方將近200億RMB的龐大訂單,給其他的軍工企業、軍方研究所帶來的衝擊是非常巨大的。

一時間,各方勢力紛紛進京。找到軍方的高層遊說,希望軍方和內閣把這些訂單分散到其他的軍工企業,不能全部給‘瑪卡科技’這樣一家民營企業。

奈何,軍方的高層以及總裝備部的技術專家早已經被‘瑪卡科技’所提供的各種先進裝置所折服,再加上睿宗、首輔對‘瑪卡科技’的支援,這筆訂單最後還是全部落入了‘瑪卡科技’的手中。

不僅僅如此,為了加強‘瑪卡科技’在軍用裝備領域的科研、生產能力,軍方甚至抽調了大量的科研技術人員加盟‘瑪卡科技’,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瑪卡科技’的人才荒。

從這個角度來分析,軍方高層並不會去衡量太多的利益交換,只要是有利於軍方力量的提升,他們總是堅定地表示自己的立場。

如今的‘瑪卡科技’表現出了可以替軍方分憂解難的能力,軍方自然是不會吝於對‘瑪卡科技’提供相關的幫助。以加快各個專案的研究進度。

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軍方新一代的掌權者大多都是五十年代出身,並且在80年代跟隨太宗進行改革的改革派,他們年紀不大,對於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比保守的領導更強!

其實,在80年代太宗所提出的‘百萬大裁軍’計劃之中,數以千百計的軍工企業就已經從大山深處搬出來,開始了軍轉民的改制過程。

雖然在這一過程中有不少軍工企業因為無法適應市場競爭而被淘汰,但是還是有很多企業生存了下來,開啟了新的征程!

在市場經濟日漸興盛的時代裡。軍方的高層領導也是逐漸習慣了利用市場手段來解決一些問題,這樣使得軍方能夠把更多的精力、資金集中在其他更為重要的領域。

因此,當‘瑪卡科技’異軍突起的時候,軍方的高層立刻發現了其中所帶來的巨大利益,開始著手把一些軍用裝備訂單交給‘瑪卡科技’來處理。

事實上,正是因為‘瑪卡科技’推出了越來越多的劃時代產品,使得帝國軍方對於打造一支高科技的強大軍隊擁有了更多的信心。

……

“段總,每一次來‘瑪卡基地’,都能看到不一樣的變化!”從‘瑪卡防務’的實驗室走出來。張向紅感慨地對段磊說道。

這一次,張向紅是代表總裝備部前來‘瑪卡科技’視察艦載雷達、機載航電裝置、新式武器以及航母編隊等專案的科研進度。並且和段磊就軍方與‘瑪卡科技’的深入合作交換意見。

作為‘瑪卡科技’進軍軍工領域的重要見證者,張向紅對於‘瑪卡科技’的迅猛發展也是吃驚不已,因為他每一次來到這裡,都會有新的感受。

當初,張向紅只是代表軍方來到‘瑪卡科技’對某些特種材料檢測,推動軍方和‘瑪卡科技’在某些材料科學上的合作。

但是,未曾想那一次平淡無奇的出差卻讓張向紅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巨大的轉折。

在此之前,張向紅只不過是總裝備部裡坐冷板凳的一箇中校副主任,在將星雲集的四總部裡面是無足輕重的一個小角色。張向紅覺得。即便自己再努力,二十多年後頂多能夠掛著一個安慰性的大校軍銜退休,當上將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沒辦法,誰叫張向紅是技術出身,並不是正兒八經的軍校畢業;再加上他上頭沒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