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三個和尚的故事(第2/3頁)
章節報錯
解成,有更多的人修佛信佛,或最好更能拜入佛門之中,終身侍佛。大師?不知我說得對不對?能不能這麼理解?”
文益猶豫了片刻,還是贊同了柴宗訓想法。
“那不知大師想過沒有?若是天下人都拜進了佛門之中。這天下之田誰來耕作?這天下之布又誰紡織?”文益似乎明白柴宗訓問此話的意思,答道:“我佛門之人自能自耕自食,至於紡織似乎是婦人之事,與男子干係不大。”
柴宗訓恨不得給自己兩個嘴巴,的確說得有些離題。“那大師認為天下佛門之人皆能做到自食其力?”柴宗訓再次追問道。文益想了想,似乎也不敢把話說得太滿,只得道:“至少大多數能做到。”
柴宗訓聞言笑了起來,說道:“大師可還記得先前歌中所唱的‘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大師是否深思過其中的道理?”
“這……”文益答不上來,只好求助柴宗訓道:“這正是我想請教太子的地方,為何我佛門……”“為何佛門中人越來越多,但一個原本在俗世之中勤勤懇懇,本本分分的人,為何到了佛門之中卻漸漸的偷起懶了來,甚至最後變得想不勞而獲。是不是?”文益一臉不敢相信的看著柴宗訓,他居然將自己的想法說得一清二楚。
,!
雖然有不好意思,文益老臉為之一紅,但這個纏繞佛門的大難問題,卻是不能不解決。“那大師想過沒有?這個人在世俗之中,他為了養活妻兒,不得不辛勤勞作,他除了要養活妻兒之外,還上繳一部份給國家,使得他更是不敢怠慢。
“再問大師一句,寺廟之中可有能約束或是能讓之努力的下去的目標?”看著文益嘴動了動,柴宗訓又連忙補充了一句,“大師別給說我說什麼侍奉我佛,消除苦難,以求永生的話,柴宗訓就是俗人,聽不懂也不想聽那些大道理。”
“太子的話老納有些明白了。”文益神情有些落寞,事實的真相讓他有些難以接受。“那大師又是否清楚佛門為何在我大周境內會受到驅逐?”柴宗又問道。
“願洗耳恭聽!”文益明白柴宗訓說了這麼不過是鋪墊而已,接下來才是他想要真正說的話。“說得好聽!佛門大開方便之門,可照大師的意思,若是越多的人拜入佛門之中,為了有足夠的糧食養活他們,為了有足夠的地方讓之修習,你們佛門就不得不圈佔更多的土地和修建更多的寺廟,是與不是?”
文益點了點頭,倒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或許在他看來本來就該如此。“可是佛門佔有更多的土地和人口之後,可想國家的處境沒有?土地或是不夠,或是有空地卻少人耕作。既然能不勞而獲,誰又願意起早貪黑,早起晚歸?”
“這……”文益似乎明白後周與佛門的衝突所在了。
“沒有人做生意,沒有人當兵,沒有人打漁,沒有人行醫。國兵無可徵,稅無可收,是不是這樣就是大師期望的佛國?”柴宗訓目光直盯著文益,文益聽背心手心皆是冷汗直冒,也不敢看柴宗訓的眼睛。
“與國爭利,與國搶民。大師覺得有哪個有作為國家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我不知道你們佛門在南唐是否就是一帆風順,但柴宗訓可以明確的告訴你,現在的大周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以後柴宗訓當政後的大週一樣不會人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柴宗訓語氣緩了下來,“說句不客氣的話,大師建立的這般佛國,卻是在侵蝕俗世王朝的根基。大師可以不接受我大周的好意,我大周甚至更希望佛門在南唐大興,因為只有這樣,將來我大軍一舉蕩平的南唐的時候,更不費吹灰之力。
“我知道大師想說什麼,也許你們佛門的僧兵的確很厲害,可是一個僧兵又能抵擋幾人?或許我大周下次再次南伐的時候,大師要面對的就不只是個‘椎子營’這麼簡單了,也許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