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見薛延陀人就要回兵,薛萬徹果斷令一千五百騎兵撤離戰場。
此刻的薛延陀人沒有騎馬,如何追得上騎兵,只得匆匆發箭,射殺了近百人。
然而,他們的馬匹已經散失大半。
這時候,李績帶領的剩餘騎兵又掩殺而至……
第三百八十三章 定襄大戰
“大捷,大捷啊大人!”陳全康興奮的揮舞著手中的紙條,走到張允文面前,滿是激動的說道。
張允文聞言也,滿是激動的站起來,迎向陳全康:“快給我瞧瞧!”
陳全康將情報遞上去,口中說道:“前日發生的大戰,昨天晚上便將這軍報送到了,可真是夠快啊!”
張允文自得的一笑:“那當然,天上飛的總比地上跑的要快!”
這份情報才用的是軍報的格式,甚至本身便是一份軍報。上面概括的記載了戰鬥的經過,往往是四五個字便概說完畢,如什麼“進於定襄,敵潰,追之”,什麼“戰於真諾水,大捷”。而在說主將功績的時候,則是多用筆墨,如什麼“甘冒矢石,奮勇爭先”之類的話語。最後在敘述戰果的時候,也是先拍了一通李世民的馬匹,然後再來敘述。
看到這軍報,張允文不由遙遙頭,自動忽略了其中一下東西。
此次真諾水之戰,薛萬徹領一千五百精騎,衝入薛延陀馬陣之中,用刀槍手雷,殺死、驅散了大半的馬匹。失去了馬匹的鐵勒大軍頓時不知所措,面對李績帶領的洶洶殺來的騎兵,竟然四散奔逃,軍陣亦崩潰。李績會同薛萬徹領軍在薛延陀大軍之中一陣窮追猛打,斬首兩千,俘敵一萬。其餘殘軍隨大度設倉皇北竄。
於是,這大唐與薛延陀的第一戰便以大唐的大捷而告終。
當張允文將這份軍報送給李世民看的時候,李世民頓時哈哈大笑:“當初世勣說他破薛延陀此種戰法,朕當時就考慮這薛延陀人所恃者,惟弓馬二物,欲破之,也唯有破這弓馬。然而薛延陀人下馬結陣,如何破得了弓,只有以奇兵破其馬匹,使其軍心不穩,陣腳大亂如此破薛延陀軍,易矣!”
張允文連忙笑著附和道:“陛下與李尚書這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李世民聽了張允文拍的馬屁,臉上不由露出得意之色來。
此時已經是貞觀十五年十一月了,長安的天空中開始飄起了洋洋灑灑的雪花。而更北方的定襄城和整個漠南草原,第一場大雪已經將漸漸枯黃的牧草壓實了。
押送著一萬俘虜,回到定襄城的時候,阿史那思摩領著各位突厥俟斤出城相迎。
當這些突厥俟斤看到那長長的俘虜隊伍的時候,不由目瞪口呆了。他們清楚的記得,當初李績衝進突厥營地,只調走了六千突厥騎兵,會同一千唐騎銜尾追向那三萬薛延陀騎兵。對此,大部分的俟斤認為這簡直是羊入虎口。然而,如今這斬首三千,俘虜一萬的戰績擺在眼前時,突厥眾俟斤看向唐軍的眼神充滿了畏懼。
“如今大度設已往北遁逃,不知所蹤。然而進逼定襄城的夷男主力,卻仍未受損。六萬大軍正緩緩逼來,其間,更有其餘各地鐵勒軍隊不斷加入其中。看著陣勢,這夷男分明就是想同老夫來場決戰!”李績冷笑著指著地圖說道。
在他下首位置,坐著的卻是阿史那思摩這位懷化郡王。聽了李績的話,這位懷化郡王不無擔心的說道:“敵軍勢大,我等不一定能擋得住啊!”
李績卻是哈哈一笑,說道:“懷化郡王,你可知臨行之前陛下是如何打算的?”
“唔?”
“陛下想要一舉那些前來進攻漠南之鐵勒大軍全部收入囊中,徹底打壓薛延陀勢力,還北疆一個安定!我等身為臣子,自是要按照陛下之言,將這薛延陀人,一網打盡!”
說道最後,李績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