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偵察兵出發之後,到十月的時候已經快四個月了,就算是算上趕路和行動的時間,這四個月的時間也綽綽有餘。可是,迄今為止,還沒有傳來任何訊息。
張允文心頭開始不安起來。
站在調查院門口,張允文這才想起自己已經有許久沒有進過這兒了,而將精力放在偵察營和軍事學院上。這裡的運作幾乎全交給幾位頭目來做。
進入調查院,張允文先是在各處衙司走馬觀花的檢視了一遍,卻見整個調查院工作得有條不紊,各處衙司各司其職,協力同心。浩繁的情報被整理得井井有條。
隨後,張允文直接來到了林然的辦公地點。林然主管民事情報,手中店鋪、商隊遍佈整個大唐及四境。與之相比,陳全康的軍事情報體系範圍就要窄得多,張允文只讓他們將精力集中在吐蕃、吐谷渾、西突厥和高麗身上,對這幾個地方進行滲透,而對林邑這等小國,則是無視。所以張允文想要了解那邊的情報,只有去找林然。
跟林然把事情一說,林然當下喚進來一名文書道:“你去林邑國最近兩個月的情報都送過來!”
那名文書行了一禮,退出房中。
片刻之後,那小吏便拿來了二十多張薄薄的紙。張允文接過一看,上面既有記載林邑的地形地貌、城市村落、資源分佈等基本情況,也記載了林邑國上至國王、下到小吏的基本情況,可謂是詳盡之極。
然而這些情況對張允文都沒用,他直接一張張的迅速翻開。終於,他找到了一絲線索。
只見一份情報上面寫道:“八月十九至今,林邑國王範頭黎未曾開朝。其北方邊軍頻頻出動,疑有大事發生。”
一看到這份情報,張允文便知趙毅他們得手了。趕忙往下連翻了幾張,卻再也沒看見類似報告,只得悻悻放下手中情報。
不過從請報上來看,八月十七便已經捉到了那國王範頭黎,到現在也該回來了!
的確,此刻趙毅等百人正帶著範頭黎往關中方向行來,最多十日便可抵達長安。
當初他們百騎南下,一路上經過蜀中,路過南夷諸部,還和幾個不開眼的部落打了兩仗,這才到達交州。此時已經是八月十二了。這段路程足足耗去了他們兩個月的時間。
到了交州之後,趙毅直接找到了交州都督府,找到了交州司馬,拿出了李世民的詔書,讓這位還未見過從未見過天子詔的司馬配合自己行動。
然後趙毅想著這般進入林邑國,人生地不熟的,而且口音還不對,說不定一眼便會讓林邑人給認出來,既是如此,何不乾脆偽裝成商隊。
於是,一支五十人的商隊帶著從交州買來的貨物出發了。至於另外五十人,則是潛伏暗處,伺機行動。
光明正大的進入林邑之後,打著商隊的名號,四下活動,將沿途的地形小道摸得一清二楚,哪裡可藏兵,哪裡容易跑,哪裡可隱蔽,都牢牢記在心中,說不定過些日子便可用上。
就這樣一路來到林邑國的都城。見到這所謂的都城的時候,眾人不由不屑的笑了兩聲,這個所謂的都城,比起大唐許多縣城都不如,更別說什麼州城郡城了。
來到都城之後,又花了五天時間偵察地形,找到幾個主要兵營的方位,勾畫出進攻路線和逃跑路線,制定了三套方案。待萬事俱備,便只欠東風了。
終於,讓他們等到一個東風。八月十八那日林邑國國王範頭黎要出城狩獵。在裡邊看到皇帝儀仗的偵察兵們當下通知了趙毅。趙毅一拍桌子,決定即刻行動。
這林邑國國王出城狩獵的規模排場雖比不上李世民,但也是封了山,三百多名皇宮衛士守衛著方圓十餘里的地方。雖然有些捉襟見肘,但也從未出過什麼意外。
在國王在五名侍衛的陪同下追著群猴子進入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