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並肩作戰過,也算得上是同袍了,我家孩兒也算得上是你的侄子,你若是連侄子都不幫扶一下,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對對,程將軍此言在理!”四下頓時響起一片贊同之聲。

聽得張允文微微感到臉紅了。這些傢伙的臉皮也太厚了吧,他們的孩子,最小的也有十五六歲了,自己也不過二十出頭,就成了這群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小子的叔叔,張允文自己都感到臉皮有些發燙了。

“當初允文對軍事學院進行改革的時候,那程家、劉家的那些孩子不是在考試之前接受過允文的指點麼?不若允文這次也來指點一下,讓各家的孩兒們也好透過考試啊!”尉遲恭見眾將遞來的眼色,頓時笑道。

張允文沉默片刻,緩緩說道:“入學考試共有兩門,一文一武。文則是考驗學員識文斷字,以及思維能力,還有兵法基礎,像什麼孫子之類的書肯定會考。所以各位公子只要稍加努力,這幾日多用功,定會透過文試。至於武試,各位公子自有修習弓馬,這不用說了。”

聽到張允文這般說,那牛進達卻是搖搖頭:“我家孩兒自幼不愛讀書,莫說什麼孫子,就連大字都不識幾個,還怎麼參加文試?”

張允文笑道:“若是武藝超群,以一當十,就算是文試沒透過,也可以入學!”

牛進達這才放下心來,笑道:“我家那小子,可以手揮八十斤的狼牙棒耍上半天,嘿嘿,莫說是以一當十,就是以一當二十也成!”

牛進達此言頓時遭到了其他幾名將軍的一致鄙視。

“就你家那小子,那及得上我家務挺。我家務挺可以說是文武全才啊!”程名振也開始吹噓了。

張允文無奈的向眾人抱拳一揖,說道:“九月初一至九月初十為報名時間,九月十一至九月二十為考試時間,諸位將軍切莫忘記!”說完之後,即刻抱頭而躥,離開了皇宮。留下一眾仍在爭論不休的將軍。

貞觀五年九月十一,大唐軍事學院的入學考試終於開始了。今日考試文試,所有教室之中盡數坐滿,就連校場之上也擺了几案。

考試題目不難,除了張允文所說的孫子之類的兵書外,還有一些諸如“假如你是領軍將軍,帶步甲三萬,攻取一座五千人駐守的城池,如何進攻?”之類的題目。

張允文拿著多達十餘頁的花名冊,細細的看著,看能不能找到兩個熟悉的名字。此次前來報名的人數有兩千多人,一路看下去,還是找到幾個熟悉的名字。

劉仁願、程務挺、高侃。

這劉仁願在高宗時期與劉仁軌一起經略遼東百濟,為穩定大唐東邊疆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程務挺則是程名振之子,如同程名振說的一般,文武全才,從小便跟著他老子在軍中打混,高宗時期經營西域,算得上是一代名將了。

至於高侃,這傢伙是在漠北那邊立下了天大的功勞,把突厥的車鼻可汗給活捉回長安,為大唐消除了北邊的隱患。雖說他是個武將,可是他的孫子裡面卻又一個大詩人——高適。

看到這三人,張允文不由微微一笑,這一屆的新生裡邊可是有幾個未來的名將啊!

文試過後,待到武試的時候,更是讓張允文大吃一驚。牛進達所言非虛,那名叫做牛承業的少年的確勇武過人,揮舞著猙獰的狼牙棒大半個時辰,直到主考官叫停,他才停了下來。除了牛承業之外,還有幾名少年手上功夫不錯,其中便有尉遲恭的兩個兒子。

文武試一直持續了七日,才算完畢。二千二百多人中,有一千九百多人合格,錄入軍事學院。

第二百五十章 蘇定方拜師

自從調到了長安擔任屯營羽林郎將,蘇定方便覺得似乎少了點什麼。

雖然在長安有張允文照應,每隔上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