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於林值班。

上午十點,我就被於林喊到辦公室。我一進辦公室,就見辦公室裡坐著三個人。來人見我進來,趕緊站起身來。在於林的介紹下,我才知道其中一個是省農業大學的趙教授,另外兩個是他的助手,一個是小錢,一個是小孫。趙教授說自己是市農業部門的定點聯絡人,要到村裡給農民講解綠色果蔬生產知識。

我連忙和他們一一握手,招呼他們坐下。趙教授問,能不能召集幾個農民,到蔬菜大棚裡,他現場講解一下現代蔬菜生產技術。

我說:“蔬菜大棚,村裡也有,都是農民自發建的,種草莓,種蔬菜的都有。人有的是,老百姓都在家過年,一招呼就是一大群。趙教授,我就是想,你們不在家過年嗎?這麼早就深入基層搞培訓,精神太可嘉了。”

“萬書記,還真別說,今年的培訓任務挺多挺重的。光是咱們市就有八十多場。不但咱們市有,外市也有。全年下來,閒不著。我是這麼想的,人勤春來早,早做打算早動手,爭取個主動權。”

趙教授娓娓道來,思路清晰。

我探身過去,再次和趙教授握手:“我代表十二里鋪的鄉親,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趙教授,十二里鋪村的綠色果蔬如果能打入國內大市場,你就是第一功臣啊。”

“哪裡哪裡,我本來是不想來的,但聽市農技站的鄭站長介紹,你們村果農菜農如何想方設法把綠色果蔬的生產技術落到實處,覺得你們村是個幹事創業的好天地,就提前來了,沒給你打電話,千萬別介意啊。”

我和趙教授握手的時候,感覺他的手掌較窄,很軟,但透著內力。他的一雙細眼睛,透著寒光。雖然臉上洋溢著笑容,但總感覺眼神是冷冰冰的。

只一握手,我就對眼前的趙教授警惕起來,大年初四就著急忙慌地深入基層搞培訓,而且還是提前不打招呼。人也覺得哪裡不對勁,感覺不像是個搞科研的。小錢和小孫坐在一旁,不苟言笑,給我的第一感覺,看著就不像是搞科研的。

於林倒是挺熱情地:“趙教授大駕光臨,是十二里鋪全體老少爺們的福氣啊。這次來,我代表村裡群眾請求您,一定要把綠色果蔬的生產技術教給村民,讓老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

趙教授淡定一笑:“說實在話,我真是被你的氣魄打動了,一個村的黨支部委員能有如此大的氣魄,那十二里鋪的農產品還不打入國際市場啊?強將手下無弱兵啊。”

“趙教授,待會兒您儘管給村民傳真經,勞務費村裡一分不少地付給你。”

“這是市裡的免費課程,你們不用付費,我們有專項研究經費。”

“這就更好了,什麼時候開始?”

小錢接過話頭:“下午吧,下午暖和一些。我們上午再去別的村聯絡一下,不能只在你們一個村授課,爭取一下午跑兩個村。”

於林他們三個人的對話,一來一往,中規中矩,沒有半點破綻。

我坐在一旁,沒言語,聽他們說話。

趙教授回過頭來,看著我:“萬書記,你看這樣安排行不行?”

“怎麼不行,你們是忙差,大過年的也不休息,我聽你們的安排,有什麼需要我準備的儘管說。”

“要說準備也不需要特別的準備。我看村北山根有個大棚,是不是蔬菜大棚?”

“是啊。”

“種什麼的?”

“草莓。”

“太好了,下午就到草莓棚裡講課,你和承包人講明情況就行。另外,需要二十幾個村民,前來聽課就行了。”

“這好說,我們準備就是了。”

“萬書記,我還有事兒,告辭了。下午兩點開始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