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雲壓城,風捲狂沙。 匈奴敗軍奔回本陣,將敵人勇猛,猛將巴孔陣亡的訊息,告知了右賢王蘭陶莫奧。 蘭陶莫奧遠遠瞧見剛才那一幕,心中早已忿忿不平。 “哼......,一開始故意用溝壑逼我軍提速,再突然升起尖木,刺穿馬肚......,他黃岐府總兵倒還有些謀略,是我太輕敵了......。” 蘭陶莫奧咧了一下嘴,雙眸間殺氣翻湧。 “我的本部人馬何在?” 右賢王的嫡系部隊號稱“羊角軍”,蓋因匈奴營中最精銳的弓弩正是頑羊角弓,以之命名,足以彰顯其勇。 “羊角軍”戰士一萬有餘,皆生得人高馬大,孔武剽悍,聞令齊聲大喝:“在......”,威震山谷。 這些戰士,要選入“羊角軍”,除了身經百戰,勇冠三軍之外,還有一項硬性標準,那就是身上必須要有超過三寸之長的軍功疤痕,故個個毫不畏死,戰場上隨蘭陶莫奧衝鋒陷陣,只進不退,往往是能扭轉戰局的勝負之師。 大巫師見右賢王一下令下,就要親自率領這隻王牌部隊上陣,連忙制止。 “大王,單于不在,需要您坐鎮中軍,為我大軍之中流砥柱,切不可再如以前一樣,冒然陷陣,身處險地啊......。” 他舉起獸骨柺杖,指向城門口站著的“九把刀”。 “潼關易守難攻,我看‘李世’勇猛,守軍準備充分,一定還有後招......。大王撤出潼關之時,已將城內洗劫一空,不如我軍先安營紮寨,圍而不戰,待其糧草耗盡,軍心渙散再攻,方為上策。” 蘭陶莫奧不肯服輸,虎鬚狂抖,連連搖頭。 “我已得探子密報,他們黃岐府只有區區三萬人馬守城,與我軍相去甚遠,若後續朝廷援軍一到,他們哪裡會無糧草?此時不攻,更待何時?” 大巫師見勸不住右賢王,只好退而求其次。 “大王若執意攻城,或可如先前單于那般,三軍齊進,重鎧開路,雲梯弓矢隨後,用我們的優勢兵力,克敵制勝......,大王只需在後方督陣,靜待喜訊......。” 毒手文德榮也進言道: “大巫之法甚好,以己之長克敵之短,不愁潼關不破......。” 他一心拱火,只想挑起雙方混戰,自己就好潛入城中,搶奪幻境魔綱,更是來了個添油加醋。 “我九幽殺手,早已暗布軍中,可助大王一臂之力。” 右賢王知曉此番身份有變,剋制住親自上陣的衝動,不再反駁: “好,得九幽高手相助,甚好,甚好......,就依爾等之言。” 他向三軍傳令,用重騎兵開路,步兵隨雲梯緩行,嫡系“羊角軍”壓陣,但見後退士卒,一律斬首。 這一次,匈奴大軍學了個乖,不再追求衝鋒速度,穩紮穩打,進攻聲勢卻越發浩大。 天子躲在內城閣樓,聽到動靜,忍不住也出來瞭望,但見北面匈奴鐵騎漫山遍野來勢洶洶,南面陸字帥旗逐漸逼近,不由得面上變色。 他向督戰的沈夢哆嗦問道: “他們竟然兩面夾攻,如此......,如此潼關果然還守得住嗎?不如降了吧,降了吧。” 沈夢見天子如此熊樣,心中不齒,厲言道: “此番三軍用命,尚可一戰,你貴為天子,便是要降,只怕也難逃一死。” 天子聞言更是惶恐。 “那隻能拜託你了,一定要拼命守住潼關啊。” 沈夢更不願向天子多瞧一眼,朝傳令官喝道: “傳我號令,各將士堅守其位,怠戰者斬。” 說完,沈夢走至擂鼓臺前,挽起鎧甲袖袍,親自擂鼓。 匈奴重騎兵,踏過同伴屍身,舉盾結陣而行,馬腹處裹有鎧甲,尖木不能穿透,眼看就要推進到“九把刀”百步開外。 “咚咚咚咚。” 鼓聲急促,傳至外城黃偉鴻耳中,立時知曉沈夢用意。 他令左右取出一包包用黃紙包裹之物,掛在箭矢之上,朝匈奴騎兵射去。 聽見鼓聲,“九把刀”下令身後不斷放箭,自己卻向城中急退。 在匈奴騎兵身後,雲梯上的匈奴士卒和步兵,藉著騎兵保護,操弓搭箭,與“九把刀”帶來埋伏著的御林侍衛互射,一時間矢石飛空,羽箭如蝗,互攻不休。 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