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銻、銅以及罕見的稀土元素。
沒錯,假如把這四顆小行星的名字暫時定義為甲、乙、丙、丁的話,那麼那顆距離穀神星最近的甲號小行星,幾乎整體就是一顆由銀元素構成的大銀塊子;乙號小行星則是充滿了金屬銻;而丙號小行星簡直就是一顆全銅小行星;至於丁號小行星,雖然沒有上面那三顆小行星那麼誇張,但裡面卻有一大半都是極為貴重的稀土金屬。。。。。。
第一零六九章回歸本行
探明瞭這四顆小行星之後,唐風真的是差點就扯著破鑼嗓子大唱《嘻唰唰》了。
當初唐風組建星空探索公司的時候,最初的本意並不是要登陸火星,而是要進行太空採礦。而所謂的太空採礦,礦源就是這些在宇宙中漂浮不定的無主小行星。
雖然大部分小行的構成物質都是岩石,但也有不少像這四顆小行星一樣的“金屬小行星”。前面咱們說過,小行星帶的形成,很有可能是遠古時期太陽系剛剛形成的時候,由一些原始太陽星雲物質構成的。
原原始太陽星雲中可是蘊含著巨量的金屬元素,其含量之大,遠超人類的想象。就好像地球一樣,地球是怎麼形成的?很簡單,就是原始太陽星雲中那些比較重的金屬元素先聚集在了一起,然後慢慢的吸附其他較輕的物質,最終慢慢演化成了現在的地球。
為什麼地球的核心是鐵鎳核心呢,其根本就在這裡。
同樣,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形成一顆星球的小行星帶中,也蘊含著足以孕育出一顆行星的金屬物質,只不過這些金屬物質在太陽引力和木星引力的作祟下,並沒有形成一個堅固的星球核心,而是被平均分散在了諸多的小行星身上。
如果能夠把這些蘊含著豐富金屬元素的小行星利用起來,當成地球礦產資源的另外一個來源,那麼光是這些小行星中蘊含的金屬元素,就足以讓地球使用幾十萬年甚至是上百萬年的時間。
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唐風當年和本傑明以及安德魯組建太空探索公司,其本意也是為了進行開採這些小行星的。
結果後來因為一系列的變化,星空探索公司沒有成為一個太空採礦公司,到成為了火星大開發的發起者和組織者。
但這個不要緊,現在火星大開發已經步入到了正規,地球方面正在緊張有序的展開火星移民前的準備工作,星空探索公司完全可以和唐氏英美嘉能可聯合起來,繼續完成以前沒有完成的壯舉——太空採礦。
其實要相機進行太空採礦,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首先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要找到合適的礦源,也就是蘊含著豐富金屬元素的小行星。可是在太陽系中,僅僅是直徑超過十米的小行星,數量就何止百萬?又該如何從這麼多數量的小行星中選擇出合適的開採物件呢?
因此,太空採礦的第一步,就是一個極難跨越的大門檻。
而現在倒好,自己不過是一個不經意的實驗,竟然挖出了四顆寶星,這簡直就是東方不亮西方亮。
原本唐風還因為星核的“罷工”而感到多少有點鬱悶呢,結果這四顆寶星的出現,頓時就讓唐風將心中的那點鬱悶直接拋到了大仙女座星系。
其實現在地球上的礦產資源已經相當緊張了。地球雖然不小,但要是養活差不多七十億個地球人,其實也是快要到極限了。
別的先不說,光是這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就快要把地球人逼到絕境了。
唐風是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的老闆,他當然清楚目前整個地球的礦產資源是怎麼一回事了。
像地球上的銀資源,按照目前全球的需求量來講,地球上的銀資源估計最多也就能夠再開採16年。
銀這玩意兒可是一個好東西,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當做貨幣來使用,而且還是絕對的硬